(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8秒播种一盘秧,湖南智能育秧跑出“加速度”
中新网益阳11月27日电(蒋文月 吴蓓蓓)一盘盘秧苗“乘电梯”进入流水线,“钻山洞”完成播种覆土,再坐“过山车”到达育秧大棚……记者26日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团走进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在这里,以往“靠天吃饭”的水稻育秧已实现全流程机械化,播种一盘秧仅需1.8秒。
“这台高速育秧播种流水线每小时播种2000盘,每天工作8小时即可满足超500亩大田的育秧需求,仅需3名工作人员负责设备调节和监控等。”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富佳科技”)技术总监贺雄说。
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由富佳科技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建设,将前沿课题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南方智能育秧(苗)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近年的主要攻关方向之一,是补齐一批丘陵山区农机短板,推动丘陵山区作业全程机械化。
湖南70%的面积为丘陵山地。山丘区田块细碎分散,高低不平,导致农机下田难、作业难、转运难。数据显示,丘陵山区省份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富佳科技项目负责人陈菲介绍,针对丘陵地区特点,智能育秧工厂配有高速育秧播种流水线、田间收/摆盘机、多功能运输平台等多作业流程设备及育秧大棚,这为水稻育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立体式解决方案。“过去我们撒秧播种只能看天气、凭手感,而智能育秧能够将育秧时间缩短20天,每亩成本降低50元,且种子均匀度达98%、完好率超99%。”
初冬正值育秧大棚“空窗期”,通过切换播种器,该工厂还可以育蔬菜、棉花苗。记者看见大棚内除少量秧苗外,大面积育有湖南软皮辣椒苗。
“秧好半年稻”。水稻集中育秧是提高秧苗素质、构建高产群体的基础,也是提高水稻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对稳定早稻生产、主动避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南方智能育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在湖南、江西、广西等全国40多个集中育秧设施基地应用,单季服务面积5000亩以上。(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发生枪击事件致一死两伤
- 江苏扬州中秋国庆假期将聚焦游客需求 多措并举让游客“乘兴而来 尽兴而归”
- 1-9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5.8%
- 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纯本土鳄蜥新生幼体首次突破100只
- 财政部: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 原创音乐剧《北京故事》聚焦女性视角里的生命觉醒
- 浙江7匹马夜行金山 沪浙警方联手助其安全归家
- 纪念蒙古族画家官布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举行 代表作《草原小姐妹》等
- 2024年安徽汽车出口量位居中国第一
- 中国职业网络主播人数达1508万名
- 下半年猪价或温和回升
- 2024中国长三角青年企业家交流大会在杭州举办
- 美方就黎以局势表态:停火协议没有破裂
- (经济观察)中塞自贸协定“跑步前进”
- 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108亿元
- 国家发改委发布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 中汽协:6月汽车出口48.5万辆 同比增长26.9%
- 5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24.9亿人次
- “说睡就睡”可能是病 专家:青少年发病率高 关注孩子嗜睡
- “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主题宣传活动启幕
- 热门推荐
-
-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暂无中方人员在地震中伤亡的报告
- 四川: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农田 让“短板”土地焕发新活力
- 华春莹回击美国商务部长涉华言论,获外国网友力挺!
- 沈阳围绕餐饮等开展促消费活动催热城市开学季
- 东莞虎门服装服饰产业年工业总产值约420亿元
- “中国旅游日”三亚推出特惠旅游产品 活动时间持续至9月
- 银川最近为何小震不断?是否会发生大地震?官方回应→
- 中国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推动国际衔接互认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北部一栋建筑 死亡人数升至62人
- 重庆科技馆开馆15年 科普服务体系从“种子”成“大树”
- 关于滁河水体污染处置进展情况的通报
-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言人就涉疆问题发表谈话
- 中方反对安理会审议朝鲜人权局势
- 第四届世界创意经济大会在塔什干举行
- 中外专家学者共话世界遗产保护:媒体作用不可或缺
- 免签新政试行 入境延吉首批韩国籍旅客顺利通关
-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我在台北一直过着传统的苏式生活
- 电网“劳模”王黎军检测电能计量三十载:从学徒工“小王”到“王工匠”
- “防沉迷”,不能仅靠技术
- 上海大力推进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 便利患者就近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