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农博会销售签约逾百亿元
中新社长沙11月19日电 (向一鹏)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组委会19日宣布,本届展会吸引观展民众近29万人次,现场销售农产品达10.4亿元(人民币,下同),现场签约91.9亿元。
本届展会为期5天,参展产品达3万余种,吸引了22个省市区组团参展,15个国家的65家企业前来寻觅商机。展会现场,马来西亚咖啡、越南椰子、俄罗斯红肠等海外特色农产品吸引观众纷纷驻足询问。
“以往我们的中国市场主要在沿海地区,能不能借助此次展会在中国内陆打开销售渠道,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国际交流·网红产品馆马来西亚展位前,马来西亚种植和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化身“推介官”,热情地向观众介绍榴莲、燕窝、沉香等本国特色产品。
“我们展出的每一样产品,都跟俄罗斯本地的价格相同,市民不用出境也能享受到同样的优惠。”俄罗斯商品馆负责人陈东君介绍,俄罗斯紫皮糖、饼干、巧克力等产品在本届展会上销量可观,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兴起,农作物商品化、农产品国际化正成为农业产业的新浪潮。”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曹二保表示,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已成为中部地区消费者家门口的全球农产品盛会,既能促进国际国内农产品的双向交流,又促进了国际国内农产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基础雄厚,水稻、生猪、油料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2.3万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将达60亿部 废旧手机都去哪了?
- “草莓教授”蒋桂华:助力建德草莓产业领跑全国
- “热力值”拉满 宁波机场暑运三项数据均创新高
-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他!
- 不小心扭伤脖子 没骨折为啥要手术?
- 青海茶卡盐湖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00万人次
- 印度学者:中国的全面改革为印度提供重要参考
- “抢票林俊杰付款变林子祥?”追踪:维权网友增至11人 平台同意退票
- 让历史对话现实、指引未来 文博工作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 港股升穿19000点 逾9个月以来首次
- 超龄就业受伤,算不算工伤须“具体分析”
- 捷克一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相撞 致三人轻伤
- 广西柳州为吸引异地人才 打造公益驿站提供免费住宿
- 新型技能人才如何培育(经济新方位)
- 国民岳父、印章达人、颜值天花板…鲜卑人独孤信的顶流修炼之路
- “Z世代”进入殡葬行业 热衷传播现代殡葬观念
- 不吃早饭对胆囊“不友好”
- 培训三天就能拿证上岗 “高考志愿规划师”靠谱吗?
- 皖台青年职工在合肥比技能传匠心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阳曲引客下乡 特色“种+养”田园变“游园”
- 热门推荐
-
- 总台“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欧洲专场研讨会暨特别节目在伦敦正式上线
- 透视硅谷银行倒闭:谁在“放纵” 谁成“代价”
- 大运河紫檀博物馆馆长李晓东:以紫檀为媒弘扬红木文化
- 河南出台18条措施促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9日)
- (新春走基层)中华玉龙之乡“子午耍龙” 项目上演
- (经济观察)特斯拉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
- 一秒穿夏入冬 室内冰雪游成暑期消费亮点
- 浙江组建“买手团”赴进博会 拥抱“开放之机”
- “联”“建”减碳小账本 共谱绿色大文章
- 马岛附近发生沉船事故 已造成9人死亡
- 收购案受阻 日本制铁和美国钢铁正式起诉美总统拜登
- 多姿多彩大河之北 海岳崇深壮美燕赵
- 经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通关车辆突破100万辆次
- 探访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打造海上丝路文化交流平台
- 广东现回南天:广州湿漉漉 湛江最高相对湿度100%
- 贵州赴泰国推介投资项目谋合作
- 少儿环保绘本《宇宙护卫队》在京首发 专为3至7岁小读者打造
-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幕
- 朝中社:朝鲜进行战略巡航导弹发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