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磁浮市域(郊)铁路开工 预计2029年建成
中新社长沙11月11日电 (付敬懿)中国首条磁浮市域(郊)铁路、湖南省首条市域轨道线——长沙至浏阳磁浮快线工程(简称“长浏快线”)11日正式开工,线路全长48.73公里,采用一次性规划、分段实施,总投资约182.75亿元人民币,最高设计时速为160公里,预计2029年建成通车。
长浏快线由现有的长沙磁浮快线东延线终点T3航站楼引出,全线共新建车站12座,土建预留3座高架站,规划预留2座高架站。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开工的一期工程将建设黄花机场至集里段,线路长度39.52公里,设站10座。
长浏快线建成后,将与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长沙磁浮线贯通运营,进一步推动长株潭都市圈与湘赣边区域协调发展。早在2023年1月,作为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涵盖项目的长浏快线,就已获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同意实施。
长浏快线利用快速磁浮爬坡能力强、曲线半径小、低振动、低噪音优势,使得选线更为灵活,既可减少地下线比例又能避免高架敷设对沿线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工程投资,拓展磁浮应用场景。其设计时速160公里,是目前全球设计速度最高的常导短定子快速磁浮线路。
此外,为持续推动磁浮技术更新迭代,占领技术高地,引领行业发展,该线预留未来开展时速200公里的试验条件,为快速磁浮进一步提高运行速度,应用于城际等更大空间应用场景预留了科研基础。
作为国家批复的第四个国家级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目前正谋划推进三条市域城际快线,除了长浏快线,还有长宁快线、长株快线,均为磁浮制式。全新的长宁快线,编号定为S3,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长株快线,编号定为S4,仍在完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条条大道释放共富活力 “四好农村路”赋能山区县域发展
- A股上市公司薪酬指标揭榜 三家公司员工人均百万年薪
- “中原粮仓”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夏播面积超八成
- 【艺评】童星是童星 演员是演员
- 代表委员热议“好产品才能留住八方游客” 3.33亿人次去年玩转武汉
- 苏丹冲突已致逾3500人伤亡 尚未就停火达成一致
- 1.3万公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助山西编织全域旅游公路网
- 山西大同非遗进大学:薪火相传 共赏文化瑰宝
- 临近春节假期 广西部分口岸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
- 广东茂名首例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系列案侦破
- 新疆智慧农业如何创新发展 各方建言献策
- 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越来越像社交软件
- 从苏州城中园到园中苏州城
- 2月15日长途返程车流增多 这些高速路段易拥堵
- 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在张家界启幕 139项非遗亮相
- 以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 美国好莱坞演员与编剧联合大罢工
- 中国外贸全年可望平稳收官
- 人社部: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整体谋划、统筹推进
- 冰冻黄色预警:湖北安徽广西等7省区市部分地区有冻雨或冰粒
- 热门推荐
-
- 北京多措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乱象
- 天津落地首批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 评价模式系全国首创
- 杭州95后小伙从出版社辞职 帮父母一起摆摊卖菜
- 2023年青海科技活动周启动 民众乐享“科技佳肴”
- 应对全球事务不力 美媒唱衰G7峰会:更像“最后的晚餐”
- “聚光灯”外的中国医师
- 以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突破100万人次
- 北京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 老挝副总理吉乔:东盟与中国以合作促发展 共创璀璨未来
- 经济观察:谁是最大的经济胁迫者?
- 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专家:互联网催生新型医疗服务 派生新型医患关系
- 广西苗族返乡青年的文化守望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日媒:福岛核污染水净化装置泄漏 核污水泄漏量或达5.5吨
- “四下基层”在宁德:从搬上来到建起来,聆听宁德与“海”的故事
- 商业空间转型、智能设备火爆……“宠物相关”解锁商业新密码
- 湖南衡阳南岳区发生山体滑坡 救援力量已赶往现场
- 美国务院批准向北约支持和采购局出售7.8亿美元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