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0余年间增长超4倍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同比增长3.93%,10余年间增长超4倍。
其中,民营企业5554.23万户(同比增长6.02%)、个体工商户12532.25万户(同比增长3.03%)。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更加便利,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行业分布看,以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的服务业集中了大量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本行业经营主体的比重分别为99.20%、99.09%、97.97%和97.38%。批发和零售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民营经济主体占比高也反映了中国商品市场的活跃。中国在新基建、智能交通、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为物流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数据显示,金融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营经济主体占比较低,分别为74.80%、80.41%、89.24%。(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贵港:工厂化育秧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 进博会开幕在即 跨国企业“剧透”精彩展品
- 涨停!“尔滨”火到股市
- 古都开封:传承豫菜文化 打造“美食之都”
- 「乌镇观潮」促进文明互鉴,变“数字鸿沟”为“数字红利”
- 西藏萨迦:乡村小学用上了暖气 住宿生活更加放心
- 广西借助无人设备护航铁路桥 守“五一”桂粤通道安全
- 英国新任国防大臣:将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事援助
- 湖南农大博士团田间地头“开方” 献策乡村振兴
- 《烟火人家》:向上“共生”的家庭群像
- 破译岩茶“密码”一一武夷山岩茶科技小院在行动
- 长三角铁路2023年春运方案出台 预计发送旅客6000万人次
-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 广西11条河流15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洪水
- 京津冀三地发布新规 联合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 以“动”制“冻” 湖南省58个县市区启动应急响应
- 机电商会:将以光伏、空调为试点建立出口产品绿色贸易标准体系
- 新加坡专家: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驱动增长促进贸易
- 异地过年要注意什么?专家提醒旅途防护事项,有症状暂缓出行
- “澳中新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 热门推荐
-
- 浙江农民画家钻研技艺37年 带孩子们感受“水乡之美”
- “年度现象”成为城市习惯,为杭州带来什么?
- 打造开放式生态平台 2024光合组织领导人成都大会召开
- 收大葱、收晚稻、修水利……“迎冬小雪至” 农事活动忙
- 拿到百亿投资,零跑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带来哪些启示?
- 非遗进景区 激发新活力
- 哈里斯发表讲话承认败选
- 郑州期货论坛话开放:“中国价格”越来越受关注
- 西藏定日县地震已致53人遇难
- 墨西哥大选开始投票 或将选出首位女总统
- 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将对2023年度预算案进行集中审议
- 北方演艺集团“青苗计划”人才培养及系列演出发布会在天津举行
- 谈“三高”色变?那你知道“五高”吗?
- 韩宪法法院:尽管尹锡悦未确认收取,弹劾案材料具有“送达”效力
- 美西方更新包装“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意欲何为?
- 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启幕 高科技演绎“生命艺术”
- 农业专家范蓓:罗汉果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 阿莫斯·吉奥拉:和平进程为何搁浅?
- 89项工程获颁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