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蓝山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中新网永州11月4日电(刘文斌 彭继强)眼下,正值小黄姜收获时节。在湖南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桐村高山小黄姜种植基地,村民忙着拔姜、脱泥、装袋、搬运……
桐村党支部书记赵昌宏介绍,该村地处海拔700多米的高山,山多人均耕地少。过去,村里姜农都是种植传统的本土小黄姜,产量低、收益小。为提高姜农和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村“两委”从外地引进改良品种小黄姜,将小黄姜打造成强村富民产业。
目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致富能手”的模式,该村有20多户村民发展了高山小黄姜产业。
“以前种植传统本土小黄姜,容易得病、不好管理,今年村‘两委’带领小黄姜致富能手到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推荐了改良品种小黄姜。村‘两委’还会引荐收购商上门来收购。”桐村村民成佩香说。
桐村高山黄土种植的小黄姜保存时间长,该村通过错峰上市让当地姜农避开市场销售竞争压力,既让价格稳步上升,又提高了种植效益。
赵昌宏算了一笔账,今年雨水充沛,基地小黄姜长势不错,按照目前市场收购价格3元一斤计算,小黄姜每亩能卖到10000元至15000左右。“通过高山地窖储藏到明年,待小黄姜市场短缺时节,每亩大约可以卖到20000元至25000元左右。”
小黄姜从种植到采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我们还打算外出学习农村电商知识,通过发展直播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赵昌宏说。
近年来,蓝山县坚持把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作为农业产业化、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鼓励各乡镇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其中,土市镇泉塘村因地制宜发展西瓜产业,楠市镇使小面条成为富民大产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调查:欧洲人更多地将中国视作“必要伙伴”而非对手
- 台湾创作人方文山:中华文化是我创作的土壤和养分
- 中国导演乔梁作品《塬上》《追月》于韩国展映
- 哈萨克斯坦参议院通过“大众传媒法案”
- 以小人物故事折射时代激流信仰力量 《追风者》研讨会举办
- 点亮星火积流成河 浙江瑞安乡贤“人人慈善”的公益远行
- 专家支招 夏季科学保养脾胃
- “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台州举行
- 大湾区首个助力赣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物流总包项目启动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53年美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181%
- 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蝶变”的“小目标”与“头雁效应”
- 中国科学家研究提出新型类脑学习方法 可助力新型类脑芯片设计
- 西藏安排超5亿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打造智慧冷链 预计年交易超300亿元
- 越共中央委员会同意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黎明慨等人辞职
- 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华人在当地受尊敬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宠物粮虚标成分?邢台市南和区:暂停生产 排查整治
- 前九月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超9000亿千瓦时 同比增5.7%
- “万宜”向海南岛东部海面靠近 华南将有较强降雨
- 热门推荐
-
- 韩国总理职位空缺多日 他们成有力人选?
- 2024年“新万金文化学堂”在扬州崔致远纪念馆开课
- 联合国儿基会:1100万名也门儿童受战乱影响需要援助
- “不可接受!”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外抗议核污水排海
- 首届912睡眠文化节启幕
- 南非警方严厉打击该国敲诈勒索犯罪
- 南非体育艺文部长谈南非申奥意向:利用新规、多城联办
- (第六届进博会)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正式启动
- 新疆“沙漠螃蟹”上市 不断拓展海鲜养殖模式
- 长江上游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航道建设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 中国商务部:将在增值电信等领域加大开放力度
- 广西走活开放发展“新棋局”
- 台风“杜苏芮”或携强风雨影响粤东 汕头实行“五停”
- 俄乌局势进展: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效力中止 乌多地遭导弹及无人机袭击
- 3月中国公路运力供给总体小幅回升
- 江苏邳州探索“小田并大田” 乡村振兴增添“活水源泉”
-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新疆乌恰县同台汇演
- 仙侠剧要“文艺复兴”还是“重炒剩饭”?
- 杭州富阳通报:短时强降雨已致5人死亡、3人失联
-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浙江军团”出征深圳文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