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有望迈上新台阶(权威发布)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制图:张丹峰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进一步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势头,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预计超七成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4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达82.5%。“加上夏粮和早稻,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有望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张兴旺说。
粮食何以再获丰收?
看天气,今年局部气象灾害比较重,但从全国面上看农业灾情是近几年较轻的一年,农作物累计受灾1.35亿亩,比常年减少4400多万亩,绝大多数省份是增产的。
看面积,今年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间作套种,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较多,对整体上增产贡献较大。
看单产,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接续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新启动了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指导各地落实适当增密、提高播种质量、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预计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七成。”张兴旺说。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从关键技术推广、农机装备升级等方面看,今年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亩株数至少增加100株,玉米精准调控、大豆大垄密植等高产技术模式加快推广。针对播种质量不高这一薄弱环节,加快高性能精量播种机普及推广,同时辅助加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装备。小麦整建制推进县亩产较上年提高了5.1%左右,带动小麦平均亩产提高10公斤左右。
伴随秋粮陆续丰收上市,秋粮购销进入旺季。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说:“我们将多措并举抓好秋粮政策性收储、市场化收购及购销市场调控,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当前,秋冬种进展总体顺利,播种进度同比略快。“秋冬种是用肥高峰期。”潘文博介绍,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作用,保障农业生产用肥需要。
“菜篮子”产品供给方面,突出表现为数量足、质量好、品种多。生猪产能有序调控,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62万头,生猪养殖业稳步发展。肉蛋奶生产稳定,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0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国内水产品产量增长4.5%。蔬菜水果品类丰富、供给充足。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超六成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张兴旺介绍,前三季度,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4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6,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一方面,充分发挥监测帮扶体系作用,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截至9月底,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25个省份,超六成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另一方面,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累计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14.73亿元、惠及93.39万脱贫户,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达3301.6万人。加快改善脱贫地区发展和生活条件,用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机制,重点区域帮扶成效明显。
前三季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将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库,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前三季度,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农业农村部大力培育壮大种业领军企业,进一步摸清了农作物、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家底,保护利用体系逐步健全。加快实施农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选育出一批高油高产大豆等生产急需品种。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取得新突破。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张兴旺表示,进一步增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很大程度上也要靠科技创新。
如何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积极营造助力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等。“十四五”以来,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中,过半参与主体是企业。全国已成立15家由企业牵头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载体平台已集聚全国2700多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库,针对性支持农业领域里创新能力比较强、潜力比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一企一策”闭环式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科技攻关需求对接机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增强企业创新的自主性和驱动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山鸿雁归浓浓赣港情 香港乡亲返乡考察活动在赣收官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抵达库尔斯克核电站所在地
- 鳌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 日本厚劳省:已有157人服用小林制药保健品后住院
- 黄河源头“玛多藏羊”、牦牛养殖获国家有机转换认证
- 京津冀联合推动节地生态安葬 2024年骨灰撒海活动启航
- 让历史说话——欧洲多国专家热议《南海的历史与主权》
- 北京、成都、重庆居中国国庆假期平台旅游热榜前列
- 天津最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协同号”下线 助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
- 出发前必看!暑期出游,应做好哪些准备?如何预防和处理蜱虫叮咬?| 时令节气与健康
- 电子“陪娃神器”并不神
- 【图解】13.5%左右目标明确!每年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超1万亿元
- 民航局:5月国内客运规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
- (八闽千姿)一座复兴堡,两岸中华情
- 浙江农田“王牌飞行员”打造会飞的“新农具”
- 以军模拟演习地面进攻黎巴嫩 联合国人员在黎丧生
- “康养晋城·中国年”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启动
- 南岳衡山特有物种南岳老鸦瓣进入结果期 分布范围扩大
- 《家有儿女》原班人马回归 电影版能否延续经典?
- 热门推荐
-
- 台胞河南行:从“完全不了解”到“想带家人来”
- 透过数据看中国创新“硬实力” 世界媒体盛赞中国经济创新力
- 国家医保局:新冠抗原检测收费总额不得高于每人次15元
- 涉疫火龙果流入!安徽无为、铜陵要求接触者及时报备
- 共和国故事丨打“高铁”到重庆吃火锅的成都人告诉你:蜀道不难了!
- 全球报告上万病例、不同变异体传播 猴痘疫情再次拉响警报
- 售价26.9万元起 全新极氪001正式开启猎装2.0时代
- “杜苏芮”逼近 福建宁德台风暴雨预警双提升
- 中老增殖放流活动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 云南虎跳峡元旦发生塌方 官方:“中虎跳”少量山体塌方无人伤亡,规划范围内景区未发生异常
- 俄白两国元首签署联盟国家安全保障条约
- 公共采购领域首个商品条码应用标准正式发布
- 拥抱新技术、打造新业态 传统商场加快数字化转型
- 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启动 搭建“一站式服务枢纽”
- 四川宝兴:村民上山偶遇野生大熊猫在河边喝水
- 金正恩现场指导侦察卫星发射筹备委员会工作
- 杭州一地发放购房消费券
- 福州永泰县一消防车坠河 又有1人被救起 4人仍在搜救中
- 福建泉州活态复原宋元时期繁华百态
- 纪录片《中国新疆的哈萨克人》荣获哈萨克斯坦2023年度NEWSKY WORD最佳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