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年底并网发电
中新网青海格尔木10月1日电 题:探访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年底并网发电
作者李隽
高原秋日,在柴达木盆地茫茫戈壁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郊区,一辆辆载有大型设备的卡车驶入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建设现场。
近日,记者探访了在建的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青海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的主要部件空气压缩机中压机组已吊装完成,总变电所和中央控制室已落成。
青海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发电功率为6万千瓦,储能容量为60万千瓦时,并配建25万千瓦光伏,该项目采用新一代液态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将电能以常压、低温、高密度的液化空气形式存储,投产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70%,正处于机械安装期,计划于今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投产后每年将向电网提供1.8亿度以上的绿色清洁电力。
建设现场,项目主体工程钢结构架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甲醇罐、丙烷罐、热水罐、冷水罐均已就位,建设现场机械声轰鸣,紧张有序。
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液化空气储能项目部负责人郑刚基介绍,液化空气储能项目落地青海,是综合考虑了风光资源、沙漠化土地的有利条件。
“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最后排放出的是干净的空气,整个过程不会产生污染物。”中绿中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设计部主任刘纪云告诉记者。
据介绍,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相较于电化学储能的主要优势是长时储能,且具有环保性;相较于抽水蓄能,它不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建设周期短、投资小;相较于压缩空气储能,它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能持续恒压提供稳定的气源。
“项目具有大容量、长时间、长寿命、低成本、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突出优点,尤其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以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郑刚基说。(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内蒙古资深警察普法记:“站”上讲台,最调皮的学生都不捣乱了
- 遭遇AI面试:你“脱敏”了吗
- 欧盟首次通过“海上走廊”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哈萨克斯坦一地出现牛感染炭疽病例
- 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文博系统将开展7200余项线上线下活动
- 汇聚全球能源、金融力量 IFF能源转型与发展委员会在京成立
- 中国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初步形成 应用领域日益多元化
- 莫桑比克高级农业官员培训班学员闽北交流稻渔生态养殖模式
- 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数量连续7年下降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 包公主题古籍文献展亮相安徽合肥 弘扬中华廉洁文化
- 深江高铁全线进入架梁施工阶段
- 今日辟谣(2023年6月16日)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汪惠仁:留住海外流散文学的中华文化乡愁
- 面向智能化:对全球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 菲律宾民航局证实发现失联飞机残骸
- 中国央行: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有望缓解,中美利差倒挂不是新问题
- 6月6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张婧仪:表演难免有遗憾
- 《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报告发布
- 热门推荐
-
- 国泰集团:2024年下半年业绩表现理想
- 青海“柴达木粮仓”都兰实现农业丰收 农民增收
- 美国明尼苏达州流浪汉营地接连发生枪案 致3死3伤
- 上海医疗团队在青海果洛草原发起“爱在身边-心启航”公益活动
- 三峡电站投产发电20年 累计发出清洁电能超16000亿千瓦时
-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山火蔓延 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 文化产品闪亮“出海”
- 宁夏“内画鼻烟壶”传承人:方寸之间“反手”画出大千世界
- 从盼盼、福娃,再到冰墩墩 人类为什么爱“墩墩”
- 规范设摊经营需下细功夫
- 夺命只需30秒!电动自行车起火,该怎么处理?
- 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梅雨期
- 台风“康妮”强度逐渐增强 向台湾岛东部海面靠近
- 宣汉、万源、城口共打大巴山“旅游牌” 共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河北河间“再制造”年产值达138亿元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800万辆 机动车驾驶人达5.2亿
- 金融监管总局:商业银行已审批通过“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
- 经济观察:恒大境外被清盘,会影响内地保交楼吗?
- 新疆遭遇强寒潮天气 交通受严重影响
-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预警 贵州湖南等6省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