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40年:从火腿肠领军者到全球肉类龙头
9月25日-26日,双汇全球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双汇辉煌40年庆典在漯河举行。漯河市,这座中国“食品名城”,不仅见证了双汇40年的奋斗之路,更见证着双汇在发展中积蓄的新动能。
从一家连年亏损的肉联厂,到如今全球肉类加工行业龙头,双汇究竟如何在每一个时代潮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就了中国规模最大、布局最广、产业链最完善的猪肉食品工业体系?
破冰从2分钱开始,小小肉联厂引领新风潮
双汇最初的蜕变,是从2分钱开始。
双汇的前身是漯河肉联厂。1984年,万隆当选漯河肉联厂厂长。彼时,漯河肉联厂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佳,连年亏损。
也就是在这一年,国有企业改革迈出坚实的一步。随着原料价格的放开,万隆大胆改革,先行一步将生猪收购价格每斤比国家规定价上浮2分钱,这一决定盘活了长期停工待料的漯河肉联厂,令其当年扭亏为盈。此后,漯河肉联厂又打开了外贸出口新空间,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肉类工业改革的典范。
1989年,双汇品牌正式创立。面对发展新阶段,敢为人先的双汇将目光投向了火腿肠。
进入90年代,火腿肠这种方便、好吃的肉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万隆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机遇,他考察发现,当时中国肉制品占肉类总量不到5%,而欧美国家近50%,他认为,中国肉制品行业也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于是掏出全部家当,从国外引进世界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双汇的火腿肠生意就此拉开帷幕。
1992年2月10日,第一根“双汇”牌火腿肠问世,到1993年底,双汇跻身国内火腿肠市场前三强。
此后,双汇又与香港华懋集团合资,引入资金1.27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大楼,并与六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外商,建立了30多家合资公司,给双汇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双汇”火腿肠生产线以每年二三十条的速度递增,仅用6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产销量突破2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
“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这是万隆对双汇含义的诠释,也是双汇火腿肠的真实写照。
领航行业工业化,“蛇吞象”开启全球化新纪元
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加入WTO。已成为中国肉类行业龙头的双汇,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关键节点上。
彼时,国内的肉类市场依然相对落后,停留在现宰现卖的阶段。在考察了发达国家肉类经营模式后,双汇意识到,想要推动肉类食品加工走向工业化,冷鲜工艺是最可靠、最安全的选择。
2000年,双汇率先引进了中国第一条冷鲜肉生产线并正式投产,实行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 投产第一年就盈利4000多万元,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改变了几千年来走街串巷、“一口锅、一把刀、一杆秤”设摊卖肉的营销模式。
为快速把冷鲜肉推向全国,双汇还提出了“六大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区域投资建设,实行投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建成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确立了在中国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双汇也积极拥抱国际化。2013年,双汇完成对世界上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
当时,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有近百年的历史,10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美洲、欧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生猪出栏、屠宰加工、猪肉产销量均居全球第一位。
双汇本次“蛇吞象”的跨境并购,不仅创下了当时中国企业最大的赴美收购案,也成为中国肉类行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收购后企业规模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我们整合了全球资源,对国外的各种先进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包括质量控制、车间布局、工人培训、过程控制等方面,让企业整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的变化,双汇技术相关负责人感受颇深。
通过配置整合全球资源,双汇由中国企业变成跨国公司,由国内经营变成跨国经营,由中国最大的肉类企业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也从此进入了跨国经营的新阶段。
2014年8月,双汇整合中美欧100多家所属企业,组成万洲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后,双汇充分发挥在全球的资源优势,促进协同效应,经营业绩实现持续稳健发展。2016年,美国《财富》杂志发布排行榜,万洲国际以212亿美元的营业额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新时代汇责任于品质,“四化”方针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进入新时代,肉类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食品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消费趋势,双汇提出“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方针,通过完善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肉类多元化发展,整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现代化食品企业。
“汇责任于品质,汇健康于万家。”如今,双汇拥有200多种冷鲜肉、10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覆盖肉类全领域的产品线,每年新产品销量占到10%以上,通过产品创新全力满足老百姓一日三餐日益增长的肉类消费需求。
回望过去40年,双汇正是凭借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在杀猪卖肉的传统行业中造就了传奇。站在新起点,双汇将持续优化发展格局,不断科技创新,加速转型升级,领跑行业高质量发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谈长城:丝绸之路与长城相生相伴
- 协同大桥跨越京冀:厂通路潮白河大桥跨全桥主体结构完成
- 广西靖西:“丰”景如画 稻穗弯弯村民笑
- 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超1300亿件
- 首届“树人杯”未来古文字学者学术征文大赛颁奖仪式举办
- 5年解析21万个单细胞!我国科学家发现扭转衰老的关键因子
- 隐形加班“认定难,下班后的“离线权“该咋保障?
- “爱Show东盟”中国—东盟青年故事汇活动启动
- (新春见闻)草莓入年菜 台湾“创业妈妈”拼出新年幸福甜
- 黑龙江同江:每周三趟 坐着班车跨境游
- 河南各地迎难而上全力抢收 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 5类50个项目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央企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
- 以色列港口城市“重要目标”遭袭
- 五旬大叔突发耳聋眩晕病根你可能没听过
- 【国际锐评】拉拢盟友打“台湾牌” 华盛顿打错了算盘
- “新清史”究竟错在何处?——从不能成立的学术命题到充满恶意的政治意图 | “正道”专栏之⑦
- 邮储银行举办数字金融大会暨手机银行10.0发布会
-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发布2024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事件、人物和科技热词
- 江苏实施“舒心助餐”专项行动助力“老有所养”
- 美丽上海建设与长江大保护如何“相融共生”?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一步跨千年 把好日子织成“绚丽的彩虹”
- 中国黄渤海休渔期结束 大连千余艘渔船拔锚出海
- 强降雨持续 多地防汛抗洪救灾加紧进行
- 蔻驰中国区总裁杨葆焱:中国市场复苏超出预期
- “艺海奇峰·了望墨韵”书画邀请展在陇西开展
- 浙江宁波举办亚美尼亚文化瑰宝展 近百件历史文化遗珍亮相
- 全面通水十周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超767亿立方米
- 美国众议院第一轮议长选举投票无果
- 内蒙古东部乡村出招护航秋粮丰收
- 粤桂琼三省(区)开展海上联合执法
- 辽宁省人大代表王可心:转换创新模式推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
- 藏式建筑里的文化密码
- 台湾大学生走进浙江金华 以歌会友促进交流
- 安徽合肥:青少年探秘量子计算科技
- 海外网深一度:万亿美债要来了,美国财政“余额不足”
- 美政客:美国援助乌克兰或与拜登父子涉嫌贿赂有关
- 西藏定日县地震后安置情况如何?群众生活如何保障?
- 云南非遗与旅游融合 促人气财气两旺
- 暴雨冰雹袭南昌 江西启动灾害四级响应
- 咨询一次数百元至数千元 心理咨询治疗费用太高成患者“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