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家电质检从“人耳盲听”到“声纹识别”
中新网合肥9月22日电 (刘鸿鹤)9月20日至23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展示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芯屏魂端)”两大版块相关企业的263件展品。
在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展区内,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演示家电AI(人工智能)质检装置,及自动化AI检测系统。“空调内机质检首创应用,实现了让产品质检方式由‘人耳盲听辨别’升级到‘机器声纹自动识别’。”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工作人员赵一晓介绍说,“我们这边是模拟现场流水线的真实场景,以声纹为核心,机器视觉、认知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我们的算法,来达到AI质检的效果。”
家电AI质检装置。刘鸿鹤 摄
在传统工业中,大部分质检还需依靠人用眼睛和耳朵辨别产品质量,这样不仅影响质检效果,速度也不会很快。用AI质检不仅可以保证质检的精度,还可以大大提高质检速度。
“现在我们主要在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有产品落地,覆盖空调内机、外机,洗衣机、热水器等品类。”赵一晓说,“通过AI质检的产品已达到两百万台,精准度也在99%以上。”
除传统家电行业以外,该AI质检产品也可为汽车、光伏半导体等制造业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谈及研发初衷,赵一晓表示,作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的智能语音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演示家电AI质检装置及自动化AI检测系统。刘鸿鹤 摄
“现在国内的制造业,也是在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递进,所以我们希望用AI的技术能力为企业赋能。”赵一晓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三届中国·浙产名药暨药食同源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浙江武义举行
- 新华时评:“可疑”的数据 “失信”的东电——二论福岛核污染水处理
- 津兴城际铁路开始联调联试 沿途各市区县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 (身边的变化)化解民众看病烦心事 浙江医改如何改出就医获得感?
- 一架俄政府飞机抵达华盛顿 俄方:接回俄驻美外交人员
- 中外嘉宾热议RCEP云南机遇:发挥区位优势 强化跨境合作
- 2022版话剧《苏东坡》归来 创新传承中华优秀文脉
- 吉林、辽宁深化港口合作 推动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
- “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将食用菌文化“种子”扎根校园
- 中国代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大门不能关上
- 7190.6亿元!2023年我国广告业快速增长
- “海伦妮”“米尔顿”接踵而至,美国政府疲于应对
- 前11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达68.2万家
- 湖南首个预制菜职业学校落户浏阳
- 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中国”首航洋山港
- “民歌大观”走进大理弥渡 向世界展示“小河淌水的地方”魅力
-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有几个关键词→
- 持续强降雨致福州城区出现80多处积水 3.6万人紧急转移
- 锦绣中国年|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 歌乐舞展现新疆新风采
- 官司缠身的特朗普再次被法官禁言 本人回应:违宪!
- 热门推荐
-
- 四川成都: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至每人每月2100元
- 东西方创意交融探新 南京沉浸式演出惊艳“绽放”
- 无锡梁溪邀海内外百余名青年设计师打卡“老城厢”
- 54名宁夏青年将开启港澳交流之旅
- 甘肃靖远:“岷县花儿”翻山越岭定居黄河岸 “他乡变故乡”
- 商务部:进一步突破创新 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 海南“海陆空”特色研学游进入快速发展期
-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遭遇强降雨天气 当地交通陷入瘫痪
- 前三季度网络零售拉动消费效应显著 直播电商发展势头强劲
- 雄安北斗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开赛
- “中国桑蚕之乡”从“一棵树”到全产业链 “新丝路”织就“致富路”
- 广西容县六王镇:满树尽挂“黄金果” 小木瓜助农增收“奔富”
- 来自大山,走向世界!小小青藤经历了什么?
- 《诗画中国》透过诗画再现传奇人物的英姿
- 杭州拟优化小客车调控政策 放宽“久摇不中”条件
-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
- 德国专家谈德中两国相处关键之道:加强务实、互利合作丨世界观
- (新春走基层)夜幕下的钢轨“精调师”
- 规模30亿元 山西阳泉高新区首支产业投资母基金发布
- 刘世锦:低碳绿色产业已成为疫后经济复苏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