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外资为何想“跟中国走得再近些”
“过去25年,我十几次来到中国,每次都是同样的目标,那就是跟中国走得再近一些。”在中国厦门举办的第2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上,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学会主席瓦尔特·多林这样告诉《国际锐评》。多林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不进入这里就很难成为全球市场的佼佼者。
首次设置“投资中国”对接专区,策划“精而专”的投资促进活动;关注新质生产力,聚焦人工智能、氢能、物联网等多个新兴产业细分领域;120个国家和地区、近8万名客商参展参会;一批境外隐形冠军企业集中来华;据初步统计,688个项目在会期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额达4889.2亿元……8日至11日举办的投洽会,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首次举办的以投资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成为外资了解中国、寻找机遇的重要窗口。国际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中国市场不容错过,“投资中国”因而成为会场的高频词。
中国大市场一直是世界的大机遇。如今,随着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大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在生产端,工业气体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美国工业气体公司空气产品中国区副总裁冯燕对《国际锐评》说,“中国正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碳捕集与封存等发展前景广阔,为工业气体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巨大市场”。在消费端,中国消费理念持续升级,拉动了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高志豪称,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家居、健康产品、绿色消费等领域越来越关注,为在华欧企带来了发展机遇。很多外资认为,投资中国,就是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
与此同时,中国强大的产供链韧性,给外资在华兴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少外资表示,中国产业体系完备、成本效益高,加上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高素质人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产能力。因此,他们希望扩大在华产能,并面向世界销售。事实上,中国产供链韧性也直观体现在外贸数据中: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增长6.9%。匈牙利Market建筑公司商务总监亚诺什·苏加说,期待与中国伙伴加强合作,把更多的好产品、好项目带到欧洲。
更重要的是,随着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越来越多外企将中国作为“创新策源地”。德国萨克森州维塔斯能源研发主管弗洛里安·恩德斯称,他此行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光伏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把中国的光伏板生产技术和公司的冷却系统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性能。
在中国“创新力”的吸引下,大批外企纷纷来华设立研发或创新中心。来自英国的P4精准医疗加速器是一家生命科学领域的孵化器平台。今年4月,公司在北京的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公司联合创始人内森·麦克纳利说,目前已与中国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希望借助中国的科研力量,结合大量临床样本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创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扎根中国,开拓更大的市场。
在这种投资热情的驱使下,今年1-7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4%。从经营状况看,今年上半年外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1%。在华经营获得丰厚回报,这是外商加码投资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投洽会期间,相关论坛发布的《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依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土。
更多的利好正在到来。近日,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同时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包括拟允许在多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等。“一减一加”之间,外资在华发展的空间更大了。韩国益人集团总经理执行董事金东源说,“未来,公司有可能在中国投资设立医院,或与现有医院合作开设医疗机构”。此外,中国建立健全政府与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等举措,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坚定了外资在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非常开放,善于合作,这让其他国家有了更多合作机会。”就像麦克纳利所说,中国是一个开放合作的枢纽,也为跨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块高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外资深耕中国市场的故事正在以各种形式展开,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故事仍在继续。
(国际锐评评论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防总针对浙江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砸钱洗白核污水纯属自曝其丑
- 马里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 致至少9人死亡
- (国际观察)大选之后俄罗斯道路作何抉择?
- 露营前,请带上这些“忧患意识”
- 地摊经济悄然变样:品类多样化、年轻化,管理精细化
- 武汉24小时内最大累计降雨量超220毫米
- 香港驻成都办主任:用香港电影搭建川港交流桥梁
- 视频号上买的保暖服货不对板,退款难上加难
- 京津冀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立
- 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正成为世界一流场所
- 金融监管总局:抓紧出台配套政策,科学界定商保年金的内涵和外延
- “小切口”公积金,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大发展”?
- 普拉博沃密集访问多国 缘何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
- (乡村行·看振兴)擦亮乡村幸福底色 山西长子以“绿”为笔绘就宜居乡村新画卷
- 四川绵阳:植保无人机成麦田春管新“主角”
- “万宜”趋近海南岛东南部 多地将有风雨天气
- 7月1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2%
- 因枪击案嫌疑人在逃 美国肯塔基州多个学区停课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和新加坡企业签署15份谅解备忘录 总价值逾6000万新元
- 热门推荐
-
- 全面振兴 东北向“新”
- 丹江口库区周边市县首次联合开展鱼类增殖放流
- 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发布 进一步提升山东品牌影响力
- 金观平:稳步提升交通物流运行质效
- 专家提示:注意防寒保暖 防范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
-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评论员观察)
- 二季度意大利经济意外收缩 欧元区经济略有增长
- 筹措资金4600万元 宁夏为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
- 100元N件!年轻人爱上逛批发市场
- 白皮书: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关
- 贵州绥阳双河洞已发现大熊猫化石47具 多个疑问亟待解答
- 线上线下齐发力 阐释多元荆楚魅力
- “南国药都”药香飘四海
-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筹发展与安全 明晰金融重点发力方向
- 拜登回应弹劾调查:共和党人这么做是想让政府“关门”
- 美国向中东增派航母战斗群
- 推动加强南南合作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 40架!C919再签新订单
- 2023年海关科技装备博览会开幕
-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如何破解? 张金英:三方“共担”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