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九年 杭温高铁开通背后的“破”与“立”
中新网杭州9月7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9月7日,杭温高铁迎来开通后的首个周末,不少乘客乘着高铁回家探亲、短途旅游。杭温高铁的开通将杭温两大都市圈的距离缩短至一个半小时,标志着浙江陆域“1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
事实上,作为国内首条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项目,杭温高铁,意义不止于“1小时”。
据悉,杭温高铁一期项目民营资本投资占比51%,由浙江省发展规划院作为实施机构监督管理,浙江省交通集团和沿线地方政府出资代表作为政府出资引导方,由民营企业百盛联合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控股投资建设。
“在政府方、铁路方和民营资本方的共同努力下,杭温高铁在铁路市场开放、投融资改革、建设模式优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久友介绍。
一期开建后,因为只到义乌,杭温进杭受制于越来越繁忙的沪昆高铁和杭州东站,由浙江省交通集团牵头建设省方全资的杭温高铁二期项目,打通了义乌到杭州西站的通道,化解了杭温进杭的难题。
在该项目投资建设中,民营资本方和政府方“背靠背”的合作是中国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民营资本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一次具体实践。
浙江省交通集团轨道交通管理部总经理张奕表示,国资和社会资本的紧密协作可以形成一种风险共担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民营企业和国资国企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来灵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也能提升民营企业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信心和底气。
此外,杭温高铁也是数字化、智能化思维贯穿建设全链条,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铁路建设的一个样板。
浙江省交通集团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梅建松提到,杭温高铁建设中,卫星遥感检测技术运用于铁路外部环境整治,三维激光扫描、拱顶防脱空等高铁建设新技术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还实现了国内外首次在单线铁路上运用(100+216+100)m钢-混刚构连续梁,这一大批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高铁建设技术在项目中集中运用,推进了铁路建设改革。
从2015年开始谋划,至2016年核准,2020年开工,2024年开通,历时9年,杭温高铁一步步从蓝图变为通途。其诞生背后,是中国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的持续努力。
一直以来,浙江民资对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就有着浓厚兴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浙江出现了首条合资铁路——金温铁路,2005年又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条民资参股的铁路——衢常铁路。2015年,中国第一条合资地方铁路金温铁路开通运营,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困境蹚出过一条破题之路。
2016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中国第一条民资控股高铁——杭绍台高铁(杭台高铁旧名)列为首批社会资本投资示范项目。此次改革,试图构建一套完整制度体系,对民资入铁项目后续运营、盈利、退出等机制做出明确安排。
如今,杭温高铁的实践,正是又一次破题。
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杭温高铁率全国之先采用“社会投资+工程总承包+委托代建”的模式,激发了民营资本活力的同时,也让受制于财政预算的公共事业项目能够尽快上马,造福区域。这条“先行先试”的高铁线路为民营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浙江经验,也为我国铁路乃至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示范。
通车之际,回望杭温高铁的建设历程,正是浙江上下坚韧的改革精神、灵活变通的改革办法,以及对民资民企扶持呵护,催生、促成了杭温高铁这条改革大道。
杭温高铁见证了铁路投融资改革的不断破冰,进一步打通了曾被认为是民企投资“壁垒”的铁路市场,其开通运行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从最初参股到如今控股,从公路、铁路到油气甚至是核电,民营资本正迎来更为广袤的空间。随着改革的推进,浙江民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程度越来越深,它们不断提升自身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也助推形成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巴州逾50万亩红辣椒迎来火红丰收季
- 保交房攻坚:2024全国住房已交付338万套,房企已过交付洪峰
- “2024台湾工会青年研讨营”在南京开营
-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浙江聚焦市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 南非正式担任G20轮值主席国 聚焦四大发展优先事项
- 2024年度总票房破400亿
- 普京签署命令取消部分出口商强制结汇
- 资本,如何与时间做朋友?——2024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侧记
- “恺启AI未来 英气共绽风采” 恺英网络2023年度投资者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美国社交媒体上弥漫的仇恨加剧美国分裂与极端化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小笼包、劝老外都成高考英语题
- 俄乌局势进展:四方讨论延长黑海运粮协议 美国宣布12亿美元对乌军援
- “新工体”首次迎来藏族儿童足球队
- 高交会观察:科技企业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
- 郑州楼市新政能否成为房屋消费的新拐点?
- 营养创新吃法 陈李济迁岁推出新品响螺瑶柱鱼胶汤
- 台风“山陀儿”逼近 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多景区关闭
- 三部门:202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0782.9亿元
- 端午假期北京接待游客779.2万人次
- 安徽:智慧气象助农绘“丰”景
- 热门推荐
-
- 一运砂船倾覆多人落水 驻菲使馆全力救助遇险中国船员
- 多领域专家学者聚首广州 为青少年打造暑期科普大餐
- 福州“三条簪”走红:头戴锋芒 柔中有刚
- 2023年ESG研讨会在泰国曼谷举行
- 献血不会增加感染新冠风险
- 小明投影连发多款LCD投影仪新品,与京东方开启深度合作
- (乡村行·看振兴)“文旅+旅拍” 山西昔阳新业态盘活乡村经济活力
- 爆火的劳动体验活动 源于一棵山楂树
- 网红卖课不能任性而为
- 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召开 推动形成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
- 世界看两会丨多国领导人:中国为世界和平和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 埃塞俄比亚致力“一带一路”获得成功——专访埃塞前总统穆拉图
- 浙江县域观察:乡贤启智 科技赋农 绘就乡村共富图
- 海归青年河南创业 “中茶西做”打造“年轻派”茶空间
- 中韩两校联袂服装设计作品亮相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 强降雨引发海南多地险情 消防紧急救援
- 乱服感冒药 男子突发精神异常
- 王萍萍: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缺水预计将加剧
- “火山爷爷”为广西乡镇师生送去开学第一课 坦言科普要对基层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