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基层行】三十多年如一日 当好古厝“守护人”
白墙黑瓦,飞檐翘角,每一砖一瓦都透漏着岁月的沉淀。当阳光透过古树的缝隙,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三坊七巷便在这份宁静中苏醒。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保留了唐宋坊巷格局和200多座明清古建筑,这里名人故居云集,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这儿不仅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连续多年参观人数破千万人次。
占地约44万平方米,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6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6处,留住户78户,餐饮58处……这里既有厚重的历史感,也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作为连绵成片的木质建筑群,做好三坊七巷防火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1990年,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组建成立。1991年元旦,这支队伍开始同时承担执行福州市五一广场每日国旗升降任务,这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承担省会城市中心广场日常国旗升降任务的消防救援队伍。
“楼下战斗服,楼上礼宾服”就是他们日常的生动写照。从成立起,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夜以继日地守护古厝,通过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防护,有效提升了辖区火灾防控整体水平,实现三坊七巷景区连续12年“零火灾”、连续34年无重大火情的记录。
多一点科技
消防救援站与三坊七巷一路之隔。早题巷里,清代诗人黄任故居,如今化身为三坊七巷消防服务站,这是守卫古厝消防安全的“最后一公里”。这里长期有8名队员驻点执勤,承担着防火巡查、应急处置、消防宣传、便民服务等职能。
在服务站智慧指挥室内,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张天水介绍,为守护古厝消防安全,他们自主研发了火灾防控“一张图”系统,优化升级消防车辆装备结构和“一二三”灭火救援快速响应机制,在三坊七巷一南一北两个最高点的楼顶,还分别配设了高空预警“鹰眼”“火眼”系统。“火眼”系统可以对景区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和30秒一轮的巡航监测。“鹰眼”系统则可通过超高清摄像头俯视取景,生成AR实景地图,实现对景区的空中总览。
此外,这里还配备了由超轻无人机、全自主无人机场、四维管控平台组成的全自动无人机巡检系统,系统可预设多条定时自动飞行路线,实现周期自动巡检模式。在日常系统自动定时作业时,一旦突发火情灾情需要侦查,就可以手动接管设备进行指点飞行。
“当‘火眼’系统发现异常,我们首先会用‘鹰眼’进行确认;如果无法确认,我们就会飞无人机现场确认。在已经确认发生异常情况的同时,我们会同步呼叫物业,让他们去现场查看情况,我们这边同时派出人员到达现场,这样可实现最远片区灭火救援2分钟快速响应处置。”张天水这样谈道。
多一点创意
9月3日上午9点左右,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消防员范良腾和队友开始了坊巷例行38家的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巡查内容包括检查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灭火器、应急灯、电线排管以及消防器材是否正常使用等情况,早晚各一次。
巡查路上,范良腾补充介绍,“现在一些装修场所使用的线有的是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线缠在一起的,这种叫‘花线’,这种花线也是不允许在我们这里使用的。”为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建立防火数据库,范良腾去年用2个月的时间走遍坊巷的每一个角落。如今,借助“鼓楼智脑”App,三坊七巷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安防智能监控水平。
为做好消防工作,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需要定期为相关工作人员与商户进行培训。文保单位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相较而言,商铺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就大很多,有时候这批刚参加完培训,过段时间就又换成了新人,这就需要重新培训。
2021年6月,为了提升消防宣传的效果,范良腾积极参与策划并拍摄的《如何成为合格预备党员》的创意宣传片意外走红出圈。这部宣传片生动展现了消防员的日常训练和工作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开始接触消防、了解消防。范良腾谈到,相比传统的宣传思路,如今消防科普更需要用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和文化内容来实现好的传播效果。
多一点温度
“因为这里是老城区,会有一些条件相对困难的群众,平时我们也会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开展入户检查的时候,我们也是以‘聊家常’的心态,看看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经常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或帮忙。有的老人家里线路老化,如果他们没办法更换,我们就会请街道社区帮忙解决。”范良腾谈到,像灯泡坏了、树枝长了需要修剪等日常琐事,如果住户子女不在家或是自己解决不了,一个电话,队员们就会热心地跑过去帮忙。福州台风天气比较多,台风过后,队友们会主动帮一些原住民进行窗户加固,老城区排水系统老旧,如果有积水,也会帮忙排水。
这种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传统也是一代代救援站消防员的接力传承。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救援站就组建了“国旗卫士雷锋服务队”。范良腾谈到,消防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把防火巡查跟“国旗卫士雷锋服务队”的服务结合在一起去做消防宣传,效果也会更好。
范良腾说,在许多人的眼中,福州话听起来就像是在听“天书”,尤其是一些年纪稍大的福州人,他们讲普通话比较费力,更多时候也是讲方言。为了便于与原住民交流,救援站专门邀请当地老师来队教授福州方言、介绍榕城文化,让大家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的福州方言。
“比别人起得更早一点,比别人走得更晚一些。”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蔡杰所言,除了日常升降国旗外,他们的主责主业就是保护好这片历史文化街区,不让它有任何闪失。“消防工作主要还是以防为主。对于我们来说,不起火才是最好的赴汤蹈火,没有战功才是最大的战功。”
随着夜幕降临,三坊七巷的灯火渐渐亮起,它们不仅照亮了古巷的石板路,也温暖了每一个过往行人的心。在这宁静的夜晚,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的队友们始终坚守岗位,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这里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份文化。(来源:中国经济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教师岗调到保洁岗?女职工权益保护应更给力
- 丹麦汉学家:外国人来到中国,才会更好地认识中国 | 世界观
- 西安考古发现11座粮仓 属唐朝太仓遗址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赠珍贵抗战文物
- 美国空袭叙伊已致近40人死亡 伊拉克指责美国撒谎
- 超21亿元!这个大项目你参与了吗?
- 与16家银行合作,万事网联已推数十款“中国万事达”银行卡产品
- 聚焦“艺术图书+”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艺术书展开幕
- 西部“天梯”格库铁路绝缘子开启“清洁期”
- 有聊丨刘威:演戏也需要拼命,对得起观众是无价之宝
- 美媒:共和党守住众议院多数地位 将掌控参众两院
- 谁是泄露五角大楼机密情报的“幕后黑手”?
- 上海进一步促进托育服务发展指导意见12月1日起施行
- 浙江“00后”武警新兵入营观察:有笑有泪 受益终身
- 国家统计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 她们靠什么打破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 “小犬”升级为超强台风级 福建宁德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 沈阳自贸区前5个月新增注册企业843家 同比增长113.4%
- 20余名中俄画家共聚中国北疆 以文艺纽带促两国交流
- 应对超强台风“摩羯” 三亚实施“五停一关”措施
- 热门推荐
-
- 四川宝兴:村民上山偶遇野生大熊猫在河边喝水
- 京沪高速(四环-五环)拓宽改造工程完工 出京方向车速提升122%
- 埃及总理提交内阁辞呈
- 事关你的钱包!增值税法2026年起施行 这些利好因素赶快掌握
- 浙音青年戏剧周杭州举行 吸引40余名香港师生来访交流
- 走出去动起来 天津开展多项活动丰富青少年寒假生活
- 证监会规范新三板公司通过“层层递进”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监管
- 中国企业如何把握奥运机遇
- 沈阳首家孝老爱亲食堂开张 高龄老人周末免费吃午餐
- 国际锐评|世界为什么需要中国“链”?
- 甘肃酒泉市玉门市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疯狂倾倒”70多小时,京津冀这场雨到底有大?
- 美媒:新一轮巴以冲突本周造成至少11名记者死亡
- 博物馆馆长共议:从传统保护转向社会联动 博物馆应当发展为民众的公共空间
- 2023世界福州十邑春晚录制完成 13米长联贺新春
- 商务部:对10家美国企业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 北京6月至9月开展大型公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
- 维也纳美泉宫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中国巡演开启
- 北京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现有83家上市文化企业
- 加拿大众议员呼吁将每年二月设为“全国华人传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