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合作大有可为——访南非大学教授、中非中小农协会会长秦效顺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南非大学教授、中非中小农协会会长秦效顺。他表示,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日益广泛深入,前景可期。
秦效顺表示,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不断深化农业领域务实合作,中国坚定不移支持非洲实现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助力非洲早日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及数字化。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从大田作物到畜牧养殖,从热带农业技术到旱作农业技术,从农业技术培训到减贫示范合作,从农产品加工到农产品出口优惠政策,从粮食增产技术扶持到农业产业链合作,成果斐然。
自1998年中南建交以来,双方农业领域交流合作取得长足发展,进一步造福两国及两国人民。中南农产品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0.52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43.64亿美元。双方农产品贸易种类涉及植物产品、羊毛和动物生皮、禽肉类、水产品等。2017年,中南正式签署《南非冷冻牛肉输华议定书》《中南出入境动物检疫合作谅解备忘录》,南非成为对华出口牛肉的少数非洲国家之一,中国也成为南非牛肉最大出口市场。目前,南非农产品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双方农业贸易需求旺盛,持续健康的农业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南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随着柑橘、牛肉、红柚、大豆、鳄梨等农产品输华协议落地生效,越来越多的南非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已成为南非牛肉、柑橘、红酒、红柚、鳄梨、博士茶等优势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秦效顺说。
秦效顺还介绍了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南农业合作部分代表性项目及范例。
中非中小农协会联合南非林波波大学、南非大学等,对南非姆普马兰加省一家农业合作社的农民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大田作物种植及管理、农产品加工、市场管理及销售技巧、资金申请及获取政府补贴等,获得广泛好评。
此外,中非中小农协会还与南非相关部门及机构共同成立了中南高科技木薯试验田、中南高科技苜蓿试验田等。同时,该协会还与南非大学合作,帮助南非成立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区,以解决南非及非洲农民就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妇女青年赋能、粮食安全、农业技术获取、减贫扶贫等问题。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南农业合作,秦效顺建议,一是构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打造中南农业合作政策对话交流平台,包括鼓励建立以双方农业部门及农科院牵头的农业联合委员会或者工作组机制。二是完善双方农业技术交流培训机制,提升中南农业合作新效益。三是创新并优化双方农业合作模式及机制,激发中南农业合作发展动能及市场活力,不断升级中南农产品贸易,促进南非农业产能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四是构建并增强中南农业合作多方参与机制及网络,包括争取两国政府的参与指导,以及农业部门、农业研究机构、农业院校、农企及农民等方面的共同参与,鼓励域外援助方、国际组织、南非及非洲本土发展机构、私营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等参与中南农业合作。五是建立和强化中南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加强双方在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及农民生计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秦效顺强调,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对非洲大陆的影响日益广泛,赢得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支持与响应。新形势下,中非、中南应继续加强农业领域合作,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合作空间,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经济日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杨海泉)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期待通过社团奔赴更大舞台
- (新春走基层)长安街大红灯笼和中国结全部点亮
- 俄联邦侦查委员会已就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事件立案调查
- “林都”伊春:打造低空飞行消费新业态
- 中国力推普惠保险 确保民众“买得到”“买得起”“赔得满意”
- 以军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密集打击 称摧毁多座军工厂
- “旅游春运”成热潮 铁路乘警深夜护航“雪国列车”
- 俄联邦安全局:俄南部被抓获涉恐人员向莫斯科恐袭实施者提供资金武器
- 北约将举行“最大规模”空中军演 德国民众游行抗议
- 秋季螃蟹正肥美,生吃、贪吃危险多!
- 1-7月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1.2%
- 多领域“火热”数据勾勒经济强大活力 企业信心继续向好
- 证监会:坚持“内外资一致”监管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
- 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夏收” 陕西多举措助农户抢收减损
- 云南“茶马古道”唯一保存集市沙溪古镇开通高速公路
- 科学实验告诉你 哪种口罩更防霾
- 美食消费新趋势:精致懒宅且解压疗愈
- 拜登新冠检测呈阴性 返回白宫履职
- 打卡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以雕塑与世界对话
- 新疆新能源产业加速壮大
- 热门推荐
-
- “买房中介费,都超过我一年收入了”
- 加拿大今年1月实际GDP环比微升 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 百果园举办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新战略全面拥抱大机遇
- “吉林松花湖”邮票首发 助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 中老铁路开通两年 磨憨边检站保障国际货运列车8780列次
- 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严厉驳斥北约对中国的不实指责
- 强降雨袭击巴西致数千人无家可归
- 守护百姓“看病钱” 国家医保局今年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
- (新春走基层)不停产不停工 福建蕉城跑出新春“加速度”
- 管护员夫妻的祁连山深情:我们一岁岁变老,这里一天天变好
- 公共卫生间标识不能让人看不懂
- 英国流感病例激增 医疗服务体系承压
- 日媒:日本政府最快或在22日宣布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日期
- 七夕拉动餐饮消费 小龙虾价格显著回升
- 民调:多数美国民众预计2025年美国会出现政治冲突和经济困
- “点亮童年每一刻”活动启动 呼吁践行积极养育
- 央广财评|合力促“稳”、前瞻谋“进” 走活中国高质量发展“棋局”
- 今年1月至11月 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达400余万人次
- 女子提醒露天就餐人员扰民遭不雅动作挑衅,四川警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