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近70个国内引种甘薯品种迎专家“现场打分”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5日电 (记者 王小军)24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联合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在乌鲁木齐举办优质鲜食品种展示观摩及产业考察会议,来自国内19个省市的国家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专家共计45人,实地了解和鉴定甘薯各品种耐旱情况。
位于乌鲁木齐市城北的新疆农业科学院安宁渠试验场甘薯试验田是国家甘薯抗旱鉴定(新疆)及优势品种展示区,占地22.4亩地。分为水区和旱区两个试验区域,田间种植近70种从国内引进的甘薯品种。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强介绍,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共有四大甘薯种植区域,常年红薯收获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新疆夏季气候干燥,土壤干旱,是我国开展甘薯抗旱鉴定的理想区域。
“我们将通过对比鉴定,给大家挑选出既好看又好吃的红薯,推进甘薯品种耐旱鉴定评价及优质鲜食品种展示推广工作。”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特色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刘恩良说。
近年来,随着新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优质鲜食型甘薯种植效益突出,是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的优势作物。数据显示,目前新疆甘薯种植面积56.93万亩,平均产量2.4吨,其中,鲜食单产最高纪录为3.2吨。但新疆甘薯产业发展存在品种多样性不足,优良品种不多,育苗企业少,种植栽培技术缺乏等问题。
自2009年以来,刘恩良带领课题组在乌鲁木齐、沙湾、霍城、喀什等14个县市,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针对216份优质鲜食品种甘薯资源材料和优良品种(系),展开不同类型品种的多年多点鉴定筛选试验。通过田间和室内食味评价,逐步筛选适宜在新疆推广的鲜食型甘薯品种,为此次甘薯抗旱成果推广及产业化会议的召开夯实了基础。
李强建议,新疆昼夜温差大,加上不同的消费习惯和用途,可以开展区域多点适应性试验,积极对接甘薯体系甘薯品种、技术落地新疆开花结果,为新疆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次优质鲜食品种展示观摩及产业考察会议为期三天,考察团还将赴乌鲁木齐米东区连片鲜食甘薯种植区考察,并前往喀什地区鲜食甘薯种植及加工企业考察指导。(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你好,沈阳”中日韩眼健康交流会在沈阳举行
- 内容为王 《山花烂漫时》获评“年度口碑剧集”等多个奖项
- 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遇难人数升至31人 仍有3人失联
- 全球近2000家品牌亮相2024广州中食展
- 太原地铁1号线下穿太原火车站盾构施工正式启动
- 巴布亚新几内亚坎德里安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
- 中新教育丨高校学生宿舍将进行定期“体检”
- “东盟-中国人文交流年”国际漫画大赛颁奖典礼在雅加达举行
- 国家消防救援局: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 科普:深加工食品可能使人更容易发胖
- 《海南自由贸易港热点释读》新书在京发布
- 美国青年代表团访华有哪些收获?
- 再创新高!日本政府2025财年预算总额超115万亿日元
- 松辽委水文局升级发布乌苏里江虎头段洪水黄色预警
- 青海税收数据显示:“绿算”产业链日趋完备 经营主体快速增加
- 网购小猫竟用塑料筐寄来 网友质疑违规寄递活体动物
- “90后”在酒泉:哈萨克族姑娘自定刺绣规矩“要比上个作品好”
- 塔吉克斯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文化中国行)巴丹吉林申遗成功后:牧民生活的变与不变
-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中国将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 热门推荐
-
- 11月26日央行开展29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这个春天定将生机无限”
- 解锁10大场景 浙江传统景区焕新出圈
- 严打民生领域违法广告乱象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 浙江: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
- 春日行走河北城子峪长城:穿越时空与现代握手
- 温铁军:民族地区具有国家生态化转型的后发优势(上)|道中华大讲堂系列之⑥
- 台风“珊珊”登陆日本九州地区致54人受伤1人失踪
- 贾广健130余件花鸟画艺术精品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 2023世界女科学家大会举行 共促科技“半边天”交流合作
- 互嵌互融同发展 内蒙古通辽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 编程教育热度不减 竞赛背后机遇与挑战并存
- 能源转型风起“绿”涌 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 海南调整电动汽车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 北京丰台塑造“类海外”环境 国际人才政务服务“一窗通办”
- 山西运城:文旅融合促发展 擦亮“关公故里”金名片
- 深航深圳直飞巴塞罗那航线开航
- 针锋相对!德国要求俄罗斯关闭4个驻德领事馆
- 江西宜春文联通报诗会获奖作品情况:聘请市外专家复核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贫困人口达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