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周敏:文旅城市要挖掘精神符号和价值
“为了避免文旅传播中的‘千城一面’,我们要挖掘城市的精神符号、价值到底是什么、在哪里、以及如何传等一系列问题。”在近日举行的短视频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表示。
在她看来,过去很多城市的文旅以打卡风景点或制造奇观为主,如今这些现象逐步降温。“城市文旅的吸引力在于当地人想法、做法和活法与其他地域的异同。这也许才是文旅的价值体现。”
“比如,一些网民很想知道东北人是怎么逛早市的,所以平台上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地的早市文化获得了上百万点击率,这也成为大家去东北旅游的出发点之一。”
周敏认为,文旅传播当中的生活符号、精神符号是价值传播的基础,城市形象的人格化传播,也是文旅下一步的发力点。
“过去的古城改造偏重商业性,游客仿佛置身于大型商场,对在地性文化没有沉浸式的感受,这就导致改造后的古城白天商贩泛滥,晚上却空无一人的现象频出。实际上,游客更希望体验古城的生活气息,看到当地人依旧生活在古城中,沉浸式感受古城与现代化生活的融合。这样的古城才有新的魅力。”
对于文旅城市如何实现从“网红”到“长红”,周敏指出,打卡式、网红式的文旅传播可能是情绪在作祟,想让城市“长红”则需要情感作为基础。“情绪有可能是被激发、被策划出来的,但情感是长期的、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播情绪的基础上,将情绪转化为情感。”
对此,周敏认为,这需要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做好基础和相关配套工作,让游客在旅游体验中,既有情绪的起承转合,又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价值。
此外,周敏表示,在社交化媒体的今天,没有对话就没有传播。如今文旅不再是先有知名度,再有美誉度,而是有可能先有少部分人的美誉度、忠诚度,才有知名度。所以在文旅宣传中,需要先激发一部分人对城市的喜爱,这种喜爱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后,可以获得更多人的共鸣,在大众体验中形成知名度。
因此,情绪转化为情感还需要平台提供的媒介记忆。“现在大家去一座城市,是由于社交媒体上形成的记忆点;离开这座城市时,也希望带着美好的回忆。我们希望借助短视频这种平台,让游客对文旅城市的感受从媒介记忆转变成社会记忆、情感记忆,这才是一个城市文旅成功的真正象征。”(左雨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化中国行·国门之上 | 千年雄关见证中越友谊 续历史华章
- 多国青年分享交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经验
- 上海海关查获工业生物胶洋垃圾100余吨
- 贵州“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 加快建设“电动贵州”
- 春运出行 忘记带身份证怎么乘坐火车?这样解决→
- 中学生“把脉交通” 交通委“对症下药”
- 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最后一名失联人员已被找到
- 进入流感高发季接种疫苗还来得及吗?中疾控回应
- 秦刚同法国外长科隆纳举行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牵头人磋商
- 外国留学生福建漳州芗城体验非遗
- 【央广时评·燃情冰雪①】冰雪运动“热”起来 全民健身赛道更宽
- 韩国宪法法院受理尹锡悦弹劾审判通知书被总统办公室退回
- (新春走基层)第53届成都国际熊猫灯会亮灯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做足一粒米文章 走上宽阔致富路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员工离职后“网络大号”该归谁
- 爱上中国风丨惊艳!中文“十级”的意大利“萌娃”合唱团
- 福州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Ⅰ级 侨乡福清实施“三停一休”
- (新春走基层)南宁朱槿花女子乘警组除夕逆行守护 以漫画作安全提示
- 西凤酒7万吨制曲项目封顶 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
- 热门推荐
-
- 北京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国家邮政局就规范快递市场秩序对五家企业开展集中行政指导
- 2024成都工博会启幕 近600家企业抢抓“智改数转”机遇
- 夜游锦江有多火? 四日内船票被“秒”光
- 罗丹雕塑作品原件于浙江温州展出 多件为首次亮相中国
- “粤桂画廊”三条主题旅游线路在广州发布
- 广东:支持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
- 23℃的贵州成为避暑游热门选择 游客畅享清凉夏日
- 专访著名女高音孙秀苇:我愿搭起通往世界歌剧舞台的桥
- 千亿药品网售市场监管新规出炉!网售处方药靴子落地有哪些影响
- 手工业考古新突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这些新发现
- 台风“摩羯”过境期间 大唐海南公司电力供应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 以多重创新突破医疗剧类型局限 《白色城堡》研讨会召开
- 消费环境改善活力增强
- 莫拉维茨基宣誓就职波兰总理 希望组建“专家型政府”
- 中新网评东航机闹事件:不能让无辜者承担闹剧后果
- “上海市民营企业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 解读冼星海的艺术人生:《黄河大合唱》背后有哪些故事?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乌镇!
- 特朗普缴纳9163万美元保证金 对诽谤案判决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