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见闻:农机助力“双抢”忙
中新网江西余干7月22日电 题:鄱阳湖畔见闻:农机助力“双抢”忙
作者 吴鹏泉 丁建桥
眼下正值早稻抢收、晚稻抢栽的“双抢”时节,鄱阳湖畔农事忙,奏响丰收进行曲的“新乐章”。
濒临鄱阳湖的江西余干县古埠镇,水稻种植面积8万余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5.75万吨以上,自古以来就是产粮大乡。
7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农谚曰:“小暑小割,大暑大割”。一大早,古埠镇禁山村种粮大户吴庭晒便站在机耕道上,指挥数台收割机井然有序开进良田中,等着压弯的金黄稻穗变成一粒粒饱满稻谷。
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稻穗被“收入囊中”,经过卷入、脱粒、碎杆等工序,变成稻谷落入袋中,随后稻谷被装入运输车上。
“以前‘双抢’时节,一家人齐上阵,早出晚归,在太阳底下暴晒,既要收割早稻,又要抢种晚稻,还要担心万一下雨稻谷晒不干。”古埠镇高门村种粮大户汤文华说道。
古埠镇张杨村种粮大户张克茂对此亦深有体会,不过,他今年“双抢”没那么“抢”了。“镇里引进了农事服务中心,农忙一到,收割机、翻耕机就来了,稻谷直接运到烘干房。”张克茂黝黑的脸上挂着笑容,“现在种田效率快了,我承包的田越来越多,从之前三十多亩,到今年快三百亩了。”
“我们投资了800余万元在禁山村建设农事服务中心,现在拥有各类农机具64台(套),可满足数百名种粮大户需求。”余干县新联会常务理事、余干县丰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永安说道。
古埠镇农业综合站站长段胜军介绍说,该镇先后引进了三个农事服务中心,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当地还引进农业企业,企业通过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建立“稻种研究开发——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销售”全套水稻产业链。
连日来,在余干县古埠镇,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运输车行驶在公路上,收割机、翻耕机、插秧机的轰鸣声回响在稻田中。
古埠镇党委副书记胡建斌表示,当地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支持,挖掘乡土资源,强化联农益农,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素有“江南粮仓”之美誉,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包括古埠镇在内的环鄱阳湖地区,是农业大省江西的粮食主产区。
放眼鄱阳湖畔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稻田中各类农机轮番上阵,演示各自拿手“绝技”,引领着“双抢”走向属于它的新时代。(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温州!
- 纳西语唱出探险家洛克与云南情缘 民族音乐在融合中走向未来
- 华北将迎今年首轮高温 山东多地最高气温或超37℃
- 明代拱极门城墙上掀起“武林风” “武功各派”尽显体育非遗魅力
- 海南出台10项措施支持种业发展
- 加拿大多伦多举办2023年国际龙舟节
- 雄安新中式集体婚礼:“未来之城”里共许爱的承诺
-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暖春接羔图”
- 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超两周,逾百新生儿面临生命危险
- 广州美术学院举办2024毕业季光影秀
-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前景广阔
- 占北京一公园绿化区养鸵鸟,10余年未腾退!法院出手
- 新经济浪潮下 “上海牌”制造如何活出“新精彩”?
- 求同存异共话发展合作 “2023·中德人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 走进最美画卷,在6000米徒步栈道赏秋叶
- 113件漆器精品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 “00后”学生演员“回”烈士故乡致敬先烈 话剧《前哨》将在福州演出
- 国际识局:对拜登弹劾调查正式启动!美国党派之争愈演愈烈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处暑篇
- 国际最新研究:巴西新发现2.37亿年前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
- 热门推荐
-
- 夏吃小龙虾 冰火两重天
- 经济大省要有新作为
- 俄乌局势进展:美副国务卿称不打算停止对乌供武 七国集团同意对乌提供390亿美元支持
- 美国得州一辆汽车冲撞公交站候车人群 致8死11伤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两名科学家因机器学习基础性贡献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所谓“产能过剩”论调违背经济学常识(国际论坛)
- 中东部强降雨强对流齐上阵 明起冷空气南下促降温
- 家乡味 故土情
- 海地总理亨利辞职
- 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打造“年味”春节主题航次
- 2023年加拿大国际矿业大会在多伦多举行
- 美知名记者爆料“北溪”事件系美政府策划 俄方抨击西方欲“悄然结案”
- (经济观察)跨界联名席卷中国商业圈,是“博眼球”还是“博销量”?
- 京津冀媒体融合典型案例交流活动线上举行
- 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 中国将与阿联酋拓展经贸合作内涵
- 如何读懂中国?不防先从读懂文物开始
- 海南邀云南游客深度体验八种海岛游玩法
- 前三季度雄安新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