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仓、智慧云……“信息化+智能化”让“大国粮仓”装满科技密码
央视网消息: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全国各地粮食仓储、流通、贸易、加工等粮食产后环节迎来高峰期。通过吉林一号卫星,来纵览粮食贸易流通港口和码头,看看那里的繁忙景象。
超级“收纳盒”智能管理8000吨粮食
刚刚通过卫星的视角,看到这个夏天,各地港口和码头繁忙的粮食运输场景。除了粮食流通,粮食收储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接下来,我们就跟随总台记者的镜头,去江苏无锡看看国家粮食储备库如何管理8000吨粮食?
您现在看到这个地方是不是像一个数码工作室,它其实是一个粮库,全称叫做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这个库储存的粮食常态是8000吨,这8000吨粮食是怎么安全有效的管理呢?很简单,大家来看,通过眼前的数字大屏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高志航介绍,这8000吨粮食分为11层来存放,其中每一吨粮食是一个托盘,在屏幕上它是一个方格,这11层总共有8000个方格都有独立编号,有自己的“身份档案”。
无锡的常住人口是550万上下,根据每人每天的基本口粮需求,8000吨的存储量可以保障无锡常住人口两周的基本口粮供应,但这些口粮并不是一下子全部投放市场,仓储粮食的“锁鲜”和“保鲜”,精准控温是关键。
走进低温库的第一感受,就是从酷暑高温很快转换为冷风习习,和外面的温度相比,降低了至少一半。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低温库,首先感觉到温度相当低。到底有多少呢?来看一下,当前这个库里边的温度是18摄氏度左右,而湿度在67%到68%。对我们来说体感略低的温度,对这些大米来说是最适宜的,但是存放了一段时间的大米,上市后的口感会不会有变化呢?
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高志航介绍,在大米储存过程中,保持在低温状态能够保鲜,锁鲜。跟新的大米的口感,几乎相差无几,这是低温库最大的功能。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8000吨自主控温式智能立体库看不到太多的工人,整个粮仓只需要三四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
少了人力搬运,多了“数字工具”。在粮库11层立体货架上,每一垛粮食都有一个专属编码。
快捷智慧云 粮仓实现“库区漫游”
现代化、高科技的粮仓“打开”方式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在江苏张家港的沙洲中心粮库,数字化服务平台让巡查库点更快捷了,接下来就和记者去“库区漫游”。
一件小事就可以告诉你它的便捷程度,比如说整个粮库占地面积将近150亩,如果靠双腿去行走看完整个粮库可能要一个多小时,但是现在交给“库区漫游”,很快就能完成这个任务。
库区漫游、在线巡库、粮情云图和虫害预警等几个板块组成了粮食数智融合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通过遍布粮库的高清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精准服务于每一个粮仓和每一粒粮食。比如说粮温的变化,从眼前这个绿黄红“三原色”对比图就可以看出来。
粮食是有温度、会呼吸的生命肌体。对于处于盛夏时节的粮库来说,管理员不仅仅要时刻关注粮食的温湿度变化,还要时刻警惕数字大屏上罗列的这几种害虫,但这些不用人费太大力气,有智能小助手来帮忙。
记者了解到,沙洲中心库集纳了十多项绿色储粮技术,其中,有五项与控温相关,防晒、隔热、降温各有妙招。就拿眼前这个平房仓来说,仓顶和地面以及四个墙壁六个面都做了隔热措施,就好像给粮仓穿了一件“降温服”,让粮仓成为名副其实的“凉仓”。
绿色仓储忙 保质保鲜还节粮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项调查显示,全球约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被损失掉。“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开展粮食节约行动,通过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储粮等技术,加快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与绿色智慧仓储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应急物资物流仓储调配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国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仓储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同时,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小型探测器登月后太阳能电池无法发电
- 美官员称袭击美军驻约旦基地的无人机或因“低飞行路径”未被探测到
- 元宇宙润“沪”细无声 多元应用“百花齐放”
- 新西兰突发枪击多人死伤,枪手身份曝光 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 俄媒:俄音乐厅遭袭死亡人数增至70人
- (新春走基层)“鸭宝”迁徙为内蒙古什那干村带来的烦恼与欣喜
- “唐宋八大家”纪念地代表聚东坡故里 共贺“寿苏会”
- 两名国际青年的瓷都之约:小瓷盘上的文化“拼图”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守“匠心”展“新颜” 老字号进博会“出圈”
- 江苏扬州市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 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
- 无党派代表人士科技创新支撑石头旮旯里“长出”苹果产业
- 网购小猫竟用塑料筐寄来 网友质疑违规寄递活体动物
- 中芭将携全明星阵容重现玛卡洛娃大师全本经典版《舞姬》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韩媒:韩国西部海域一渔船倾覆 已致3人死亡
- 沪台青年共探元宇宙 2022两岸电竞文化节启动
- 世界跨度最大公铁两用大桥迎突破性进展
- 低位企稳背后 中国楼市迎重大转变
- 上市险企纷纷跟进中期分红,股息率有望再提高
- 从区域分布到技术蝶变 报告总结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八大趋势
- 热门推荐
-
- 广东开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 国家广电总局:今年1至8月全国有148部电视剧、网络剧获得发行许可
- 北约秘书长:普里戈任的一些部队可能会驻扎在白俄罗斯
- 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大型房屋建筑
- 西安民众反映“想上学先捐款” 官方:纪委介入调查
- 港中大就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研究有新发现
- 韩媒:韩国总统尹锡悦将于当地时间7日上午发表对国民谈话
- 十万列,中欧班列提升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
- 力推“沉浸式体验”项目 北京春节文化更有韵味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十大国内、国际体育新闻评选出炉
- 粤东交通动脉梅龙高铁主线全线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
- 土耳其总统:地震已造成该国16546人死亡
- 新疆喀什市:深圳“暖心”礼物科技赋能中医发展
- 专家:借力农业文化遗产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 广西老兵成扶贫能手:“225枚手印”续写致富路
- 信息安全意识考试(CISAT)课程正式发布
- 陕西延安一煤矿突发事故 多名工人被困
- 智利车厘子热销东北 5000吨进口车厘子抵达大连集装箱码头
- 泰国将增加赴泰航班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 中国央行出手逆回购加MLF 共同维护市场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