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实践进行时】企业自办职校,如何实现人才精准供给?
阅读提示
随着成都地铁线网不断扩张,技能人才需求激增,从社会招聘到建立订单委培,成都轨道集团先后与20余所职业院校实施合作,如今,为培养更多契合生产实际需求的优秀人才,探索自己创办职校。龙头企业办职校有何优势?企业办学,又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走得更好?该企业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比一还原地铁车站装置、全真轨道列车、设立以成都地铁9号线为原型的全自动运行智慧平台……近日,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开启了一场生动的招生直播。作为全国首家由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全资创办的高职院校,这是该院获批招生的第一年,计划招收5个专业400名学生,在行业内受到关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行业、企业办学是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模式,但后来逐渐式微。如今产业升级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鼓励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近年来被多次提及。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成都轨道集团抓住重要机遇,依托其“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育训并举”优势,创办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龙头企业办职校有何优势?企业办学,又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走得更好?《工人日报》记者进行深入采访。
专业职业贯通,企业产业联动
“我们希望能够运用多种形式,吸引有志于轨道交通行业的生源到校学习。”近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正式获批设立,最近一段时间里,该校主要负责人陈东和团队围绕招生工作忙得不亦乐乎,9月初,这所“新生”院校,将迎来它的首批新生。
成立于2004年的成都轨道集团,是负责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TOD综合开发和轨道沿线资源经营的大型国有全资企业。过去20年间,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今年6月, 成都地铁共开通13条线路,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网里程601公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员工总数超过3万人,其中大量人员为一线技能操作岗位。
“新兴产业发展领域,亟须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成都轨道集团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近几年,随着成都地铁线网不断扩张,技能人才需求激增,从社会招聘到建立订单委培,该公司先后与20余所职业院校实施合作,尤其在2017~2020年间,有近万名技能人才通过订单委培培养实现,阶段性解决了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2019年,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效,该公司启动职业学校筹建工作,根据运营公司设备制式精准配置实训资源,实现生产需求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以培养更多契合生产实际需求的优秀人才。
“直至当前的企业一体化办学,这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陈东称,着眼于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才供给侧改革,轨道职业学院以专业职业贯通、企业产业联动为导向,聚焦的是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全周期、全链条,以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
能“学得好”,也能“用得上”
“职业教育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实现‘学’与‘用’的无缝对接,企业办学值得期待。”沈晓昊2019年毕业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期间主攻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目前已成长为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19号线电客车组组长。
“我是职校毕业、专业对口,但真正进入岗位时,还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适应。”沈晓昊向记者分享他最初走出校门进入企业时的感受,“接触到实际工作,一线车间的设备型号、技术应用、操作标准,都会与课堂上所学存在差异,所以企业还会对我们进行为期6个月的岗前培训,几乎等同于一次专业技术的强化教育。”
沈晓昊提出的是“产教融合”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成都轨道集团布局创办职校,意在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一体、培养前置、双师一辅、工学交替”。即将企业文化前置到人才培养的校内阶段,学院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辅导员、一名校内导师及一名企业导师,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可通过“学校—企业—学校”的教学组织,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为了全时培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操空间。该学院成都市红花堰车辆段培训实训基地,共有设置各类实训室32间,实训设备19类53 套,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司机、车辆、通信、信号、供电、机电等全专业、全岗位。同时与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共享27个车辆段(停车场)的培训教室和运动场地,13个企业练兵场及78个企业实训基地、83类820套(台)实训设施设备。
“真正让学生学得好,也能用得上,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能胜任。”陈东介绍,该学院依托国企办学的资源禀赋优势,与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学生入校后,符合标准者可参加订单培养,在修业年限内能正常毕业且达到订单培养要求的,可入职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全面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
实现行业高技能人才精准供给
眼下,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成为全市重点产业链,成都轨道集团作为链主已汇聚了以中车为龙头的400余家轨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一体化创办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全力助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轨道交通产业振兴同频共振,被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今年,轨道职业学院将开展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5个专业招生。后续,将紧跟智慧交通、轨道交通多网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逐步开设多个专业,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轨道营城高技能人才的精准供给。
“企业办学紧随产业系统升级部署,战略目标明确,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集团产业需求侧动态平衡。”陈东表示,该学院将着力打造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培养培训体系及一流专业群,全方位培养德技并修的能工巧匠,以高质量办学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企业办学格局下中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新典范”。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文旅观察:乡镇“剧本杀”如何开辟文旅融合新路?
- 哈萨克斯坦央行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为16.75%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秋天的吉林!
- 南铁迎中秋小长假运输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114万人次
- 内蒙古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网友:连风都是滚烫的
- 万元即可私人定制:硅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调查
- 为地方发展减负担 专家解读万亿元化债“组合拳”
- 厦大电影学院《嘉庚立志》剧组拍摄圆满完成
- 山西太原:生死三秒 辅警破门救下醉酒男子
- 8月亚洲制造业PMI为50.6% 恢复态势相对稳定
- 沧州已与中东欧国家12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
- 突发!韩国务安机场一架飞机脱离跑道,已致23人伤亡
- 释放政策红利 江西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央视春晚走过40年,这些经典你还记得吗?一起回顾
- 文化中国行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现宋画之美
- 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 华东西南部分地区弱降水
- 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
- 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学生到全国技术能手 四级视力残疾的他实现人生“蝶变”
- 打造高水平艺术实践平台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成立
- 俄乌局势进展:美防长访问乌克兰 乌希望举行三边会谈讨论边境口岸被封锁问题
- 热门推荐
-
- 留学生“下乡记”:湖南农村“好City”
- 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合作 西南大学团队赴英国交流
- 演员张光北:北京是全国创作环境最好的地方
- 山西提高煤矿井下自救能力:遇瓦斯等事故30秒盲戴自救器
- 数读中国 | 一图读懂2024惠企减负“成绩单”
- (经济观察)中国品牌携“新”出海
- 纽约数百民众抗议政府处理移民危机不力:学生安全无法保证
- 广东多举措防御强降雨 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 避免盲目扩大全员核酸范围
- 《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将实施
- 多渠道激发农村消费活力
- 中国首艘新能源轮渡船在沪启航
- 乘坐轨道交通 你是“外放族”吗?
- 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 调查:韩国儿童肥胖率近五年来增加逾三倍
- 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
- 三伏天来了!请收好这份实用饮食指南
- 新疆“访惠聚”工作队:发展养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 中国拟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传递三大信号
- 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