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养老金融“政策礼包”
近两年来,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和试点产品不断完善,“金融+养老”进入发展快车道。7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等发布《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五个公开发布养老金融方案的省(市)。
综合各地政策来看,主要聚焦在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金融机构既在支持和培育养老金融市场发展方面肩负重大使命,也将在养老金融市场中赢得巨大的发展空间,该如何抢滩“银发经济”?
各地“养老金融”方案相继出炉
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缓解一些人存在的“养老焦虑”,保障老有所养,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布局。7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五个省市先后发布养老金融方案,从实从细推动金融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除了深圳,7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河北监管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此前,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出台《河南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金融监管总局福建监管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印发了《关于促进养老金融加快发展的通知》。
综合来看,各地监管主要聚焦在设立养老金融长短期目标,就养老金融发展推出一揽子落实举措。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规划,争取3—5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到2028年末,“养老金融+康养服务”全链条闭环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同样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规划:短期内推动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金融示范产品案例,长期内依托深圳金融业的优势,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策源地。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首次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被正式提出,足见我国养老金融事业的重要性。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表示,各地监管发文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各地的文件根据各地人口结构、养老金融发展基础,出台细化的具体措施、特色化措施,对养老金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
作为发展养老金融的一项重要举措,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各地的文件中也要求发展、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如《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到,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推出更多具有深圳特色、养老属性强、兼顾灵活性和稳健性的多样化产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参与深圳企业(职业)年金业务,提高覆盖面,探索养老保险第二、第三支柱联动衔接。河北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通知》指出,针对参与者多样化的养老储备、投资需求,丰富不同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提升参与者缴费与资产配置的意愿。持续总结石家庄、雄安新区试点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营管理模式。
谈及当前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银行业、保险业、基金业等不断发力养老金融,尤其是在产品供给方面持续探索。但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仍面临总量供给不足,供需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情况。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融产品货架?杨海平认为,各金融机构应该着力推进养老金融产品的长期化;稳妥推进养老储蓄产品、养老金理财产品、养老金基金产品、养老金保险产品扩容与创新;强化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积极推动形成养老金融产品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机构的代销合作,大力提升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的便捷化程度、投资的便利化程度。
引导长期资金布局养老产业
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保险资金具有长周期资金优势,与养老产业长周期相匹配。多地都提到,引导保险资金为养老服务体系壮大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如河北提到,推动“险资入冀”布局养老产业。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福建提到,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稳定性高,与养老产业的资金需求高度契合的优势,持续推进“险资入闽”工作,引导保险资金通过自建养老社区、租赁物业、委托管理、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大对医疗、健康、照料护理、机构养老等养老相关领域的投资。
“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模性的特点,这与养老产业对资金的需求高度契合。”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险企在推进康养产业布局时,可以有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与保险销售和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有助于险企突破业务增长瓶颈,还能促进保险主业的发展。
除了目前已经布局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险资在养老产业领域还可以投向何处?王鹏认为,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于医疗健康领域,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药品研发等,可以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并与险企的保险产品形成互补。此外,还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养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如投资养老用品制造、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以获得潜在的投资收益。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摩洛哥地震已致820人遇难 中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
- 四豹同框!黑龙江东宁野生东北豹一家出来遛弯儿
- 全球邮轮业复苏步伐加快
- 江西:用好用足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 全力推动经济向好向上
- 国家发改委追加下达1亿元投资支持河北、天津灾后应急恢复重建
- 以军继续密集轰炸加沙 拉法民宅遭袭
- 江西临川通报水厂违规收费:停止违规行为 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 “中关村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 带给我们“好心情”的她,为何因抑郁离开……
- 海南省长邀海外乡亲回乡共享自贸港发展新机遇
- AI时代,中华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 华南降水较常年偏多一倍以上,广东仍处降雨频繁期
- 三万余页手稿再现鲁迅精神世界
- 地理标志产品交易直播活动赋能广东肇庆特产走向全国
- 楼市回暖!多地新房市场成交持续回升 二手房市场企稳效果明显
- 特写:送别李玟:“你留下的爱化作星海”
- 中国-上合基地成立十周年 为上合成员国培养各类人才逾2700名
- 支持新型工业化建设 四川出台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20条措施
- 二手交易平台乱象调查:网络欺诈真假混卖现象层出不穷
- 【世界说】美政治评论家揭批美国长期在缺乏道德教育的文化中浸染 已沦为一个卑鄙的国家
- 热门推荐
-
- 浙江抢占“绿色未来”发展先机
- 苏丹一首府城市遭炮击致39人丧生
- 长征故事|长征路上的“拐棍碑”是什么?
- “馆长被区长推倒闭馆” 山西吕梁:双方无肢体接触 馆长未昏迷
- 生态建设融入发展大局
- “冷门绝学”吐鲁番学何以“热”起来?
- 韩媒抨击尹锡悦政府灾难管理应对不力
- 北京市门头沟区迅速开展通讯恢复抢修工作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夏粮获得丰收
- 冰雪旅游进入旺季 冬季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 高温来袭,防暑降温这样做
- “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 浙江丽水擘画革命老区共富新篇
- 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安踏集团携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成立“奥运领奖台公益基金”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严厉驳斥北约对中国的不实指责
- 玻利维亚发生“未遂政变” 前陆军司令被捕
- 杂货店老板“变身”寻人博主 4年无偿发布上万条寻人视频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两名德国作家骑行长征路:应来中国亲身感受亲眼看看
- “后母戊”大方鼎:人类青铜文化的“中国样本”
- 西藏电力投入4.51亿元 完成13.38万户转供电用户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