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真的要来了!
“未来生活的轮廓,正在逐渐清晰。”
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上海举行,三十几度的高温阻挡不了人类对于未来生活的探索欲。
未来生活中,“人形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作为现场“最靓的仔”,各类人形机器人的亮相,让人感觉人类离未来又近了一步。
“十八金刚”集中亮相
走进WAIC世博展览馆的展区现场,就能看到由18台外形各异的人形机器人组成的“十八金刚”阵列,这也是本届大会上人气打卡点之一。
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人形双足机器人“小紫”;情感高度仿人的柔性精巧作业机器人“光华一号”……十八金刚各自擅长不同的领域,也展现了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内的先进成就。
本次也是“青龙”作为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正式对外公布。“这款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软件、硬件、图纸将会完全开放在线上社区OpenLoong上。创新中心将集聚整个产业的力量进行技术的快速迭代,每年都会将迭代后的人形机器人开源出一个新版本。今年是第一年,恰逢龙年,所以叫‘青龙’。”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市场体系总监杨正叶介绍。
“青龙”身高185cm,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同时具备高机动下肢行走配置与轻量化高精度上肢作业配置,支持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和抗冲击干扰等四大运动功能。
据介绍,它由43个主动自由度以及400N.m的最大电机扭矩,在负载40公斤的情况下,它能够以1m/s的速度行走,满足了高负荷场景下的载荷需求。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介绍,“”青龙”通过与浦江实验室书生大模型深度融合,实现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一体化发展,这将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基座,也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里程碑式的创新。”
它们都能做些什么?
“我们进行市场调查,发现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最大迫切需求就是养老养生、健康护理。”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说。此次复旦大学展示的“光华一号”是一款养老护理机器人。团队旨在将其打造成老年人身边的“保健医生”。
“我们认为护理机器人不光要有智能,还要有情感。理论上说,我们还可以让它做出更多的表情。”甘中学说,这也是“光华一号”与其他人形机器人的最大不同之处——能够读懂人的表情,并生成相应的情感回应。
“如果用像木头一样毫无感情的机器人去给照顾老人,老人是体会不到类似亲人一样温暖的感觉的。只有具备情感功能,才能真正做好护理。”甘中学强调。
在人型机器人的创造中,不仅有相关企业以及高校的参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盯上了这一赛道。
特斯拉的“擎天柱”是人工智能大会的老明星,擎天柱的设计目标是能够为人类执行一些危险或无聊的任务,如搬运重物、采购杂货等。
本届进博会上,特斯拉带来了“擎天柱二代”。二代不仅体重更轻,整体重量减少了10公斤;而且,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甚至可以用它来完成煮鸡蛋等精细活动。
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光华一号”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准备在四川、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开展测试,并不断优化护理功能,确保动作更加安全、精准、柔和,比如把老人从床上扶起来、搀扶老人到厕所等等。工作人员计划今年底推出一款试验品,明年尝试开展小量产业化推广。
达闼机器人研制的最新人形双足机器人XR4在本次大会首次发布。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七仙女”小紫。
小紫拥有感知、认知、推理、决策能力,手部尺寸操作灵活,可以轻松拿起鸡蛋和纤薄的扑克牌,也可以双手协作完成烤面包片和装盘、熨烫衣服等精细活,并且能通过自认语言的方式听懂人类的指令并完成具体任务。
据了解,大会期间,首批限量100台的XR4开启预售,每台预售价39.9万元起。“不过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还是针对B端市场,可以应用在工业制造、家庭养老和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飞入百姓家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达闼相关负责人介绍。
虽然飞入百姓家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不少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顺利进厂打工,“特斯拉已在一家工厂部署了多个擎天柱机器人,它们每日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测试并不断改进,已展现出其强大的执行能力。”今年5月6日,擎天柱项目负责人米兰 科瓦奇发文表示,他们还在训练擎天柱如何从失败中恢复,目前已观察到擎天柱能自行纠正错误。
据预测,到2025年,特斯拉工厂内将有超过1000个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投入工作,它们将协助完成各种任务,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马斯克预计,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预计达到100-200亿。特斯拉目标年产10亿台,占据市场10%以上份额。其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左右,售价预计2万美元,这将为特斯拉带来25-30万亿美元的市场。
你对人形机器人感兴趣么?
你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都能做哪些工作?
记者:李秋莹 李佳佳
编辑:丁宝秀
审校:魏园
责编:宋方灿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凶险 专家:24小时内应积极治疗
- 年轻人何以热爱“怀旧消费”
- 资深制作人贾轶群:微短剧或长视频,都应有最适合的故事
- (第七届进博会)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区总裁:在进博会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 越南为已故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国葬
- 北京加强重点火车站、机场运力保障 服务夜间乘客接驳出行
- 上海罗丹艺术中心开馆 《思想者》初稿首次亮相中国
- 湖北远安:农旅融合助“高山村”变“幸福村”
- 焦点访谈: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制造 制造万物
- 劳动节快到了 聊聊“劳动”和“运动”这点事
- 中美强调不寻求经济“脱钩”,释放什么信号?
- 著名声乐教育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逝世
- 国家税务总局启动第十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学员选拔
- 俄称打击乌军人员装备 乌称击退俄军进攻
- 黑龙江:援建支持类“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增至5所
- 16万公里铁路,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 澳媒称过去十年澳大利亚因极端高温入院人数显著增加
- 《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质生产力技术备选清单(2024)》在京港发布
- 重庆高速公路、水运建设迎“开门红”
- 我国将开展防控近视“启明行动”
- 热门推荐
-
- 从虚拟到共生:数字人“花样百出”
- 建设银行开展2024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第九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驶”入浦东 助力海归高质量创业
- 明起买手机、平板电脑等有补贴!怎么买最划算?
- 一波音飞机轮胎空中掉落 近期已发生多次安全问题
- 哥伦比亚当局暂停与反政府武装的停火协议
- 武汉辅警跳下约30米高汉江桥救起一名轻生女性
- 以色列驻约旦使馆附近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3伤
- “住房限购”政策优化调整 京城楼市回暖了吗?
-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规模达12万平方米 首设“全球合作展区”
- 美国科学家: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正与中国传统医学交融互进
- 新一股冷空气来袭 中国多地将现“断崖式”降温
- 海南万宁通报“网民反映近海潜水培训有关情况”:已立案调查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推进扎兰屯卷出版 全10卷明年“十全十美”
- 倡议“压岁钱不超过20元” 给钱包和人情减负
- “中日韩精神——2025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启动
- 产业链供应链如何提韧性?国内外专家建议双链深度融合
- 人类星球已进入危及生命的“未知领域” 35个地球生命体征中有20个处于创纪录极端水平
- 中国银行内外联动助力中印尼双边本币结算
- 海关护航“上海”牌“海鸥”牌老字号手表首次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