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民:去碳化和数字化将影响未来30年人类社会发展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4日在北京表示,人类正在迈进去碳化和数字化时代,这将深刻影响未来30年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八届全球智库峰会上,刘振民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人们更加清醒地看到,团结合作才是应有之义。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去碳化时代,同时,随着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人类也正在迈向一个数字化时代。
“这两个新的时代出现将深刻影响未来30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将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刘振民说。
针对气候治理,他呼吁各国将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共同行动的方向,并给出以下建议:一是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全球气候治理的部署方向,各国应珍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的成果,共同推动落实;二是坚持公平原则,将发展议题置于国际议程的中心,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三是坚持创新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生产力提升;四是坚持务实行动,提升应对气候挑战的行动力,确保气候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刘振民特别提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积极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中国也坚持与各国共享绿色发展机遇,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南南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防城港:口岸经济夯实兴边富民基础
- 国资委: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86.6万亿元 同比增长6.4%
- 让“卧铺女性拼团”成铁路服务优化契机
- 浓情端午,奏响文旅融合“龙船调”
- 5月14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外媒评沙特伊朗协议:中国成功实践全球安全倡议
-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启 台港澳元素更浓
-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 走进六千年上海
- 海南洋浦口岸首次从法国进口小麦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工业企业40%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
- 黎巴嫩总统任命纳瓦夫·萨拉姆为总理
- 国家发改委:拟于近日启用并正式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工作
- 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澳大利亚新州赛区在悉尼举办
- 中德在渝签约12个重点项目 总金额逾87亿元
- 2024年全国生态日湖南活动举行 全方位展示改革试点成果
- 山西太原“锦绣家和”反家暴研究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 一觉醒来,热水袋竟造成三级烫伤!冬季警惕“温暖杀手”
- 美众院一委员会通过决议,要求拜登政府公布驻乌美军部署情况及军援计划
- 中国首部!8K全景声昆剧电影《邯郸记》首映
- 尼加拉瓜断绝与以色列的所有外交关系
- 热门推荐
-
- 北冰洋海冰2005-2007年期间有何变化?研究称变得更薄更均一
- 新疆塔克什肯口岸一季度进出口货物量和贸易额实现双增长
- 专访《你也有今天》导演陈铭章:观众对偶像剧的评看标准在发生变化
- 2023欧亚经济论坛西安开幕 创合作机遇谋发展未来
- 医保目录上新91种新药好药!这十个问题受关注
- 美警察开10枪击毙双腿截肢男子 家人:还能冷酷到什么程度?
- 山东自贸试验区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开启多领域合作
- 多国民间组织携手成立婆罗洲-中国友好联盟
- 文旅部发布端午节假期出游提示
- 2024年中国经济,如何定调?
- “愿景”变“实景” 解码山西对生态治理的“立体”表达
- 首单粤澳“一单两报”货物经拱北抵澳
-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唐纳德·萨瑟兰去世 曾出演电影《大腕》
- 突尼斯发生沉船事故 致27名非法移民溺亡
- 广西首批享受采信免检货物在友谊关口岸通关
- 辽宁代表队在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 黎巴嫩公共卫生部:以色列对黎南部空袭已致100人丧生
- 俄罗斯学者:金砖国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 中国推动安理会讨论共同发展促进持久和平
- 上海率先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实训基地 探索“专业培训+社会参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