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新田发展桑蚕种养 织就致富新“丝”路
中新网永州6月21日电(肖亚湘 舒少君 郑时仁)夏日清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三井镇茂家社区桑叶飘香,72岁的李启成带领村民们采桑、喂蚕。
“以前从未想过,我这个年纪了,还能有班上,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从农民到产业工人,李启成一脸自豪。
2023年,从事桑蚕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湖南英澜桑业有限公司在茂家社区建立小蚕养殖基地,探索村企联姻、小蚕共育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方式,打造集小蚕孵化养殖、研学、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种桑养蚕产业链。
该公司聘请村民任共育员,采取工厂化、集约化方式集中养育小蚕,再交由合作蚕农喂养,为三十多位村民长期提供桑叶采摘、喂蚕、清洁蚕房等就业机会。
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发病率低,只需喂养20天左右便可结茧变钱。基地负责人李启美算了一笔经济账:“280个到300个蚕茧就有一斤,按照现在三十多块一斤价格,收入很可观。”
茂家社区小蚕养殖基地还发动30余户家庭流转土地种植桑叶,公司派遣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待桑叶成熟后统一收购,把产业链上更多利润留给村集体、留给农户。
产业有效益,群众有奔头。近年来,新田县积极探索“桑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向上延伸桑树种植、小蚕共育、大蚕养殖,向下对接蚕丝加工企业,形成上下游充足稳定的供给渠道。
在新田县新圩镇程家村的一间蚕房里,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蚕架上,负责人郑丽和村民分工协作,给蚕宝宝喂食桑叶,待蚕吐丝成茧,就会被运送到工厂,制作成蚕丝被。
此前,郑丽和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回到家乡后把目光投向了桑蚕产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免费提供苗木、肥料,发动村民种植200余亩桑叶,每批养蚕二十多万只,并和几名养蚕户一起开设了蚕丝被加工厂。郑丽还利用自身资源,定期在村里举行种桑养蚕、手工制被等技术培训,让十几名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目前,新田县通过政策帮扶、资金扶持、技术引导,探索出“豆桑套种”“玉米桑套种”“蔬桑轮种”等发展模式,推广桑树种植1万余亩,100亩以上的标准化桑蚕种养基地20余个。(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上升
- 2024年上海年平均气温18.8℃创新高
- “成功故里”话成功 多个台湾宫庙社团参访福建南安
- 俄一地深夜遭袭击 导弹残骸击中居民楼致13人受伤
- 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 旺季收购进度已超八成
- 阿斯巴甜致癌争议不休 健康减糖还能吃什么?
- 当哈尔滨决定把房子卖到南方
- 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 香港特区政府在桂举办音乐会
- 广东创建并升级电动自行车行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 房票火爆:能否激活郑州楼市?
- 家长应提供心理帮助
- 青海特色劳务品牌为农牧民“点亮”就业增收之路
- 中日青年在京共庆“成人礼”
- 秦陵博物院公布百戏俑最新研究成果
- 出口民调显示极右翼党派在法国议会选举首轮投票中领先
- 2024-2025京津冀冰雪旅游季正式启动 三地将携手促进冰雪经济升温
- 又一重大新能源项目开工
- 北京一儿童因热射病气管插管 120:儿童中暑更危险
- 善行宁夏十大慈善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累计服务特殊群体10万余人次
- 广西东部北部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热门推荐
-
- 俄罗斯海军舰队结束对古巴访问 将继续执行任务
- 普京:俄罗斯2022年对外贸易额增长8.1%
- 拉夫罗夫:美国及其盟友在全球搞殖民主义
- 浙江小城的“热辣滚烫” 以美食圈粉聚人气
- 百名香港校长点赞内蒙古:要带学生来看大好河山
- 沈阳开通至芝加哥跨境电商全货机新航线
- 离家31年 内蒙古和四川两地警方助女子与亲人“云聚首”
- 让牧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青海果洛海东中学正式开工
- 网红“铁头惩恶扬善”遭全网封禁
- 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开始热滑试验
- (新春走基层)不停产不停工 福建蕉城跑出新春“加速度”
- 黄子韬王鹤润因“宠”结缘 《甜蜜的你》上线
- “北斗+”应用大放异彩,这项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荣获金奖
- “针破次元壁”,土库曼斯坦女孩叹服“针”功夫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3.89万亿元人民币
- 西藏电网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5%
- 新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多措并举建设农业强区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9千米
- 消费比例跟不上装机容量 可再生能源电力如何“用得稳”
- 中汽协秘书长付炳锋: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实现11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