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3%下调读秒 寿险又要大起大落?
A股五大上市险企近日陆续披露了前5个月保费收入情况。6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5月,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约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月延续了前4个月的增长态势。不同于产险板块3家公司保费同比增速均达到3%以上,寿险板块的5家公司增速“两升三降”,但整体而言仍呈现回暖趋势。
聚焦于今年以来风生水起的寿险板块,除“报行合一”、银保渠道合作开启新格局动态外,还或将迎来行业性的预定利率大调整。那么,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身险公司将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从3%降至2.75%,能否刺激未来一段时间上市险企的保费增长幅度?去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3%经历的“大起大落”又是否会在今年重演?
寿险板块降幅收窄
合计保费收入约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5个月业绩表现悉数亮相。
进一步来看,五大上市险企的保费同比增速呈现“四升一降”,其中,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增速在5家险企中领跑,该公司保费约为4157亿元,增速为4.3%。中国平安以3.4%的保费同比增速位居第二,该公司保费收入为3997.55亿元。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也均实现正增长。
从今年以来持续复苏的寿险板块看,1—5月,5家上市险企中仅平安寿险、中国人寿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平安寿险保费收入2531.59亿元,同比增长3.2%。
不过,从5月单月保费收入表现来看,多家险企交出亮眼的答卷。比如太保寿险、中国人寿均实现超30%的环比增速;新华保险、平安寿险也均有5%以上的涨幅。
基于人身险延续复苏态势,国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各上市险企积极调整产品形态,分红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引领保费增速;叠加银保渠道的逐步复苏,其渠道产品及平台优势仍具有一定竞争力。
不同于寿险板块前5个月增速不一,“老三家”财险业务均保持正增长态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2491.21亿元、1292.68亿元、919.24亿元,其中,人保财险、平安产险保费增速相近,分别为3.1%、3.5%。而太保产险增速最快,为7.6%。
财险板块景气度持续,从人保财险公布的具体险种保费收入情况便可窥一二。该公司除信用保证保险外,包括车险、农险在内的非车险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该公司车险保费收入1139.35亿元,同比增长2.7%。
新一轮调整将至
代理人队伍转型、“报行合一”、银保渠道迎新机遇……对于当前的市场而言,寿险板块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
除此之外,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下调或已进入倒计时。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已有保险公司总部在公司内部下达了通知,决定自6月30日起停售3%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同时,预定利率为2.75%的新产品将于7月1日上市。
“银行国债利率下行众所周知,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调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此次预定利率下调或带来市场面的影响,慧择保险经纪储蓄险产品负责人叶鹏程同时也表示,每次预定利率下调时都会带来保险投保显著高峰,因为保险产品的价格收益尤其是储蓄型理财类保险受预定利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这里包括常规的寿险年金险产品,也包括养老年金类产品,在当前理财环境和利率下行环境下,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加上保险产品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之外还有特殊的法律财富传承功能,获得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的特别青睐。
如果储蓄型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成为全行业性动作,寿险业务无疑又将经历一场大调整。回顾去年,市场在售产品的预定利率在8月均已降至3%,在预定利率切换之际,带来了产品销售高峰。从2023年7月单月数据来看,上市险企中有险企保费收入超200亿元,增速约90%。
对于未来几个月的保费走势,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近期部分人身险公司陆续下调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至2.75%(原为3%),预计短端利好6月保费收入的提升;中端(7—8月)或有一定保险需求透支影响,因此保费增速或有一定下滑;长端利好行业整体压降负债成本,降低利差损风险。
不难发现,预定利率下调可能会导致投保人数短期激增,进而刺激保费收入。但从长远来看,离不开险企积极调整策略,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加强销售和营销工作,才能带动寿险业务的长期增长。“储蓄型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可能会刺激消费者在调整前购买,从而短期内带动寿险业务增长。长期而言,寿险业务的增长则取决于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和公司策略等。”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
反观上市公司财险板块,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的机遇和利好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财产险业务中,家财险等此前较为小众的险种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上市险企财险板块增长趋势表明,在保险市场中,财险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随着消费者对保险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保险公司也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付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财险板块未来仍将面临诸多机遇和利好因素。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呼和浩特机场清明假期期间共运送旅客8.5万人次
- 浙江周末起迎大风降温 最低气温将跌至个位数
- 夏季仍是脑卒中“高发期” 做好预防不容忽视
- 受台风“小犬”影响 广铁调整部分列车运行
- 安徽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入围门槛超61亿元
- 2023龙游水脉艺术节以“万千生长”看“水脉传承”
- 金融促消费不只是“降价”
- 中国人参第一大省吉林推新策促“种源安全”
- 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活动在东莞举行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十五次排除延期清单
- 全国秋粮收获已经过三成 新疆伊犁刷新全国玉米高产三项纪录
- 安徽:倡导“人人都是迎客松” 打造全国文明旅游高地
- “插秧专列”开行25年运送插秧客近190万人次 铺就“插秧客”致富路
- 考点内外电磁环境全时段监控 江西无线电管理部门护航高考
- 如何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专业人才?业界代表重庆展开讨论
- 春意盎然,中国经济展示新活力(望海楼)
- 韩媒:韩国央行连续两个月降息,16年来首次
-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26日开启 或迎来“三连涨”
- 55个中华老字号被摘牌冲上热搜 如何守好“老招牌”?
- 吉林省进一步优化户籍政策:城镇“想落尽落”
- 热门推荐
-
- 援乌集束弹药,美国包藏私心祸心
- 科技赋能提升寄递能力 快递业从“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 严打“卖惨”虚假助农 抖音新规禁止公益类账号变现
- 山西太原发现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
- 林建超:“黑白世界”里蕴藏着经典深刻的中国智慧(上)
- 浙江6月17日进入主汛期 目前主要江河站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
- 国航一航班遭遇强烈颠簸 有乘客和空姐被甩到天花板
- 山西最大农业灌区全面铺开“夏浇”
- 11月12日央行开展12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台商代表相约武汉赏樱花谋合作
- 国家广电总局:确保电视“套娃”收费问题“治得住、不反弹”
- 北京人艺新戏《悭吝人》正式发布
- 俄外长:障碍不除 或不再续签农产品外运协议
-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4.14% 青年人群水平较高
- 上海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预计未来12小时内全市将发生雷电活动
- 重庆启动2024年“百万人才兴重庆”引才计划
- 大风沙尘雨雪降温齐袭北方 南方多地有暴雨
- 跟随社科讲解,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密码
- 让有碍变有爱 内蒙古为158.58万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 阿尔茨海默病主流假说再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