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工业大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辽宁方案”
中新网沈阳5月14日电 (李晛)辽宁省企业大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交流14日在沈阳举行。会上,专家学者交流先进理念,探讨前沿问题,为工业大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辽宁方案”。
辽宁是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能源消费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守住绿色发展底线,实现“双碳”目标,对辽宁而言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认为,在大变革背景下,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两者的相互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以科技创新助推辽宁能源与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的责任。”刘中民建议,辽宁以多能融合理念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化发展。例如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以甲醇储备基地建设为契机,构建煤-油融合新产业链,调整炼有余而化不足的加工结构缺陷,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化、高端化、高值化转型,链接新能源产业、绿色交通产业发展纽带。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应当在辽宁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建议,依托辽宁雄厚的产业基础,围绕典型大宗固废在建材生产等方面的大掺量、规模化利用,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认为,对企业而言,“双碳”目标一方面提出了加快了脱碳化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绿色投资市场的新机遇,建议企业加快转变思想观念,研判“双碳”背景下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定位;加快研发应用清洁能源和低碳负碳新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强化节能降成本、减碳创收益,创新绿色低碳投融资合作模式等。
事实上,辽宁省近年来在绿色转型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截至目前,辽宁省的清洁能源装机已经占到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9.5%。2023年,全省累计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项目537个,全省化工精细化率达到了46.2%,较2022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制定20条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
- 厦门新地标迎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开通运营
- 2023年最“炫”的六大分子
- 湖北黄石一教师遭捕兽电网电击身亡 家属:五年至少三人被电击过
-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 平台返利竟成少数商家“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 新疆“和田夜市”何以 “花式出圈”?
- 国内外专家齐聚汕头探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思路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昔日“夜宵顶流”过气了?
- 10款奶茶样品里没有牛奶
- 中国心理学界人士探讨如何促进情绪心理研究
- 网红美食折戟IPO,“吃穿住”企业上市频频“撤回”
- 微短剧2027年市场规模 预计突破1000亿元
- 利好外籍人员举措一波接一波 彰显包容开放的大国自信
- 强降雨再袭海南 多市县停课
- 西藏定日地震烈度图发布:造成地表破裂约26公里 最高烈度为9度
- 云南大理宾川县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 造成8人死亡
- 提升粤东货物对外流通 60米高岸桥集装箱起重机落户潮州
- 陕西:聚焦民营经济发展 助力企业“走出去”
- 热门推荐
-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石家庄教育科研基地揭牌
- (年中经济观察)对美元跌破7.3,人民币汇率下半年怎么走?
- 150余家企业参展 新疆兵团借商博会拓展对外交往交流“朋友圈”
- 四川成都至眉山和德阳市域铁路建设迎新
- 广西推动构建中国—东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平台
- 超291万人!2024国考报名收官
- 115件(套)“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一带一路”10周年)一条“气”脉贯东西 能源丝路情相通
- 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丨跨国企业CEO行程满满、安排密集
- 北京每年统筹财政资金约1亿元落实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
- 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在沪上演 音乐叙事再现红色光影
- 中俄跨境索道建设抢抓入冬前施工黄金期
-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提醒:在乌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 青海湟中:在“白凤凰落过的地方”唱响苏、青协作的山海情歌
- 财经调查丨警惕!“代发论文”套路深 起底山寨官网骗局
- 西安科技盛会在即 硬科技激活创新动力
- 三平台驶向港交所 网约车竞逐资本赛道
- 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学术随笔)
- 伊拉克一机场遭无人机袭击致多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