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布樟树港辣椒太空育种科研成果
中新网湘阴5月11日电 (张雪盈)“通过一年多的太空育种,我们初步鉴定获得了一批辣椒突变体材料,期望用于改良现有品种,为大家提供品质更好、风味更佳的樟树港辣椒。”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后、邹学校院士阳雀湖工作站负责人刘周斌11日公布“一代天椒”樟树港辣椒“太空育种”的最新科研进展。
樟树港辣椒是经过近200年选育留下的纯良品种,因其风味独特、软糯可口,于2013年便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售价一度高达288元一斤,被称辣椒中的“爱马仕”。
为确保樟树港辣椒的高品质、擦亮种业“芯片”,湘阴县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等专家蹲点指导,建立辣椒院士工作站,推进樟树港辣椒种子提纯复壮,培育打造国家和省级“辣椒小镇”。
2022年,163.1克樟树港辣椒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行太空诱变育种;2023年2月12日,“天椒”种子回乡,“种植调查,育种选育”工作在占地100多亩的樟树港辣椒航天育种科研培育基地正式启动。
“航天工程系统复杂程度高、技术跨度大,荷载容量弥足珍贵。”刘周斌说,被选中的种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遗传性稳定,二是综合性状好。一般种子在太空中的突变率仅为0.05%—0.5%,只有被宇宙粒子击中的“幸运儿”才会在返回地面后被挑选出来。
据其介绍,科研人员在共20000株樟树港辣椒植株中,获得了约35株具有致畸表型的辣椒材料,在混合收种后,初步鉴定获得了一批植株矮化、叶片变大,分枝夹角变小、株形紧凑的辣椒突变体材料,并于2023年底完成了这些突变体材料的收种保存工作。
作为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科研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太空育种具有培育周期长的特点。
今年,科研人员继续从第一代混收的太空诱变后代种子中选取了10000粒种植在科研培育基地大棚中;未来,他们还将重点对太空诱变种质资源开展早熟性、耐低温弱光性、抗病抗虫性、富含清香等芳香性性状筛选鉴定,以期从太空诱变种质中筛选出抗性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突变体材料资源,用于改良现有樟树港品种,实现提质升级。
目前,樟树镇发展樟树港辣椒种植标准化面积1.18万亩,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1个,市级以上特色经营主体4个,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超5亿元。文谊新村作为樟树港辣椒核心产区,成功跻身岳阳市首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报告称2023年中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
- 福暖中国 | 包饺子、写“福”字 外国青年江西南昌体验中国春节文化
- 国家文物局:2023年将加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 (身边的变化)甘肃环县“菜园风景独好” 空院荒地成“聚宝盆”
- 全国大部天气晴好气温回升 华北苏皖江汉四川盆地等地有大雾天气
- 台风“摩羯”二次登陆 广东已转移逾67万人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坚决抵制恶意抹黑!比亚迪正式起诉网络用户“徐里里Xll”
- 孟加拉国一列火车遭人为纵火
- 大孩二孩“争宠”,父母如何一碗水端平?
- 加入金砖,这两国独立于美国的能力增强了
- 澳大利亚媒体界人士:美国破坏南海和平稳定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有理有据
- 乘国潮东风 探索戏曲青春化的新命题
- 野生猕猴“洗白”变养殖 非法倒卖价格翻了66倍
- 江西:一年来各级红十字会共接受海内外捐赠款物10.39亿元
- 还漓江“美貌” 广西实施漓江风景区杆塔线缆迁建改造工程
- 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 中国工商界:坚决反对
- 江西修水以“迅”制汛 守一方安澜
- 彭文生:中国绿色金融核心任务从重“量”向提“质”转变
- 中越边境上的首个高铁春运:临近收官旅客仍络绎不绝
- 热门推荐
-
- 身在海外除夕夜观看春晚倍感温暖亲切
- “投资辽宁”大会搭国际交流平台
- 现场丨营救待产孕妇、安全转移独居老人……河北多地救援人员在行动
- 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侨乡文昌开赛
- 拥抱高端化、年轻化,燕京啤酒交出年中高分答卷
- 在世遗城市泉州探寻宋元“吞海”秘笈
- 伏羲系列气象大模型2.0面世
- 重庆双江航电枢纽首台水轮机组完成吊装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北京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宜居宜业 杭州乘“数”而上
- 广西藤县狮舞“出海记”:从中国小城走向东盟
- 中国合唱协会面向海内外征集合唱作品 鼓励传统文化题材创作
- 柬埔寨引进首架民用航空飞行模拟机
- 冠脉支架集采接续采购今天进行,进展如何?一文解读
- 专家:中国游艇消费市场有万亿元级规模潜力
- 乌克兰“入约”之路还有多远
- 警方通报“中秋节公公收礼”事件:系男子为博眼球编造
- 锦绣中国年|海内外游客晋江梧林沉浸式体验闽南年味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汪惠仁:留住海外流散文学的中华文化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