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焕新一周年 上海蟠龙天地多种创新助推消费活力释放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由千年古镇焕新而来的“公园里的新天地”——蟠龙天地,如今是申城和长三角区域民众游玩休闲的热门“打卡地”。记者8日从运营方获悉,一年来,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消费示范项目,上海蟠龙天地吸引了超2500万人次造访。据统计,“五一”假日期间,蟠龙天地吸引客流超85万人次,销售业绩2500万元、日均近500万元。
去年4月29日,作为上海首批完工亮相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蟠龙天地一面世便备受青睐。依托蟠龙古镇的历史底蕴,并蓄现代商业气息,蟠龙天地铸就江南水乡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交织的风情休闲区,致力成为镶嵌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的“江南会客厅”“生活方式新地标”。该项目围绕“Urban Retreat城市微度假”的定位,从江南文化、自然绿地、户外活动、艺术展陈及创新消费等角度创新勾画城市生活方式新图景。
一年来,蟠龙天地通过聚焦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水岸经济、集市经济等多元形式,助推消费活力不断释放,销售额持续创新高,成为沪上乃至长三角区域最热门商业新地标之一。“五一”假期,蟠龙天地以与蟠龙历史渊源颇深的“织造”为题、以上海非遗“盘扣”技艺为灵感,推出独具特色的江南风物季活动,并配合上海“五五购物节”升级集市和演出体验。
据了解,地方手工艺匠人聚焦“盘扣”工艺,解构江南十二镂花纹样式,结合春日花朵,呈现了大型公共艺术装置——长达10米的巨型“盘扣龙船”;另外,蟠龙的戏台、牌坊、石桥、街巷等空间,也由盘扣“装点”。沪剧非遗传承人茅善玉与青年国风音乐文化社群“氧音映社”带来的公众演出组成了升级版城市微度假体验,在焕活江南文化的同时,以创新形式助推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在相关企业行政总裁张斌看来,蟠龙天地在城市更新领域创新的商业营造收获了积极反馈。张斌表示:“今后,将通过场景、内容与在地文化的勾连与辉映,创造有高度价值、有生命力、有温情的城市公共空间而非简单的消费目的地,在不断丰富居民的人文与自然生活的同时促活区域经济发展。”
“以蟠龙天地一周年为新起点,我们将致力场景升级、内容创新和服务提升,继续进行可持续实践,为消费促活、文化焕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从上海新天地、瑞虹新城、创智天地到蟠龙天地和鸿寿坊,企业亦将继续探讨城市更新下多元商业营造的创新模式,进而为城市提供卓越可持续的综合社区解决方案。”张斌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广西旱情露头 中国水利部指导抗旱保供水
- 北京:明起8天时不时有雷雨 最高温将回落
- 按产业链索“骥” 上海邀海内外投资者共同驰骋新赛道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微海报:什么是大运河?
-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三次上调
- 逾百件山西出土两周文物亮相长沙 展现晋国霸业
- 北京大兴机场海关查获53只白蚁蚁后标本
- 国际最新研究:南极洲东部冰盖下发现远古河流侵蚀地貌
- 粤桂黔迎来新一轮强降雨 南方电网全力抢险救灾复电
- 创交会搭建更完善科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 俄乌局势进展:美国防部证实集束弹药已运抵乌克兰 普京提出黑海运粮协议延长条件
- 2025蛇年春晚分会场官宣 为何是这四地?
- 四川内江4.0级地震:个别房屋出现裂缝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首次发布
- (新春走基层)文创赋能 福建宁德畲家年货走俏新春市场
- 菲律宾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 中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 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个交易日 中国A股走强
- 广州:“认房不认贷”政策执行时点以2023年8月18日为界
- 武铁增开城际及大宗货物直达列车 降低物流成本
- 想要安然度夏,学几个中医养心小妙招!
- 热门推荐
-
- 小县城有大引力,做大县域就业“蓄水池”
- 3秒叠床单,春运幕后的铁路洗涤工“神速手”如何练成?
- 广西优秀教师代表分享育人故事 坚守初心深耕教育一线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姚林英:深耕技能职教园 铸就金牌好教练
- 特朗普被提审后不到一天,主审法官及其家人收到威胁信息
- 泰国1月出口同比下降4.5% 连续4个月负增长
- 台青陈泯仰五年“登陆”记:从就业创业到成家立业
- 聚焦医药智造 江西南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韩媒:淑明女子大学初步判定金建希硕士论文抄袭
- 江西南昌:发展循环经济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逐“绿”前行
- 山东打造文件库公开政府信息 入库政策逾10万条
- “五一”假期前一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亿人次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 吃元宵有“讲究”,可别贪嘴
- “大模型+小应用” 京东云激发AIGC生产力
- 【地评线】徽评:强劲的脉动活力让中国经济底气更足
- 南航拟新开五台山至大连航线
- 第六届进博会志愿者上岗 港澳青年及留学生将参与
- 甘肃八部门携手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 调查报告指加拿大军队中遭受性侵犯的军人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