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游、民俗游、非遗游……多元消费场景跨界融合激发假日经济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各地出游热度不减。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游客量较清明假期提升20%。其中,民俗文化游大幅增长。日益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们更加多元的消费需求。
“五一”假期,非遗体验游成为一大亮点。热门景区新疆迎来众多游客。在喀什,土陶手工艺品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客们现场体验土陶制作的乐趣,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江西,手摇狮、蚌壳舞、马步灯等民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们在游玩古村的同时,还感受到当地的古韵民风。
科技赋能 智慧旅游拉动“五一”旅游消费
科技赋能、智慧旅游成为“五一”旅游消费市场的新热点。据文化和旅游部初步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首批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120%以上,总额超过2.2亿元,消费人次超430万人次。
新玩法 新业态 给游客带来新体验
除了民俗游、非遗游、智慧游,这个“五一”假期,一些新玩法、新业态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体验。
在苏州东太湖旅游度假区,游客们可以选择5—15分钟的低空飞行线路,乘坐直升机观赏湖景。截至目前,飞行体验人数近千人,时长1000多分钟,飞行100多班次。在江苏盐城的中华麋鹿园景区里,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也受到大小朋友的青睐。截至5月4日,直升机接待游客1800多人次,营业收入超60万元。
在湖南桂阳县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游客们戴好安全帽,在导游的指引下乘坐小火车到地下矿井探秘。在景区内,游客可游览地下矿井、博物馆、古钱币主题雕塑等多元消费场景。
文化味浓郁 乡村旅游呈现新亮点
全国乡村旅游数据监测中心显示,今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72亿,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518.17亿元,同比增加分别为8.9%和12.3%。
乡村旅游在这个“五一”假期也呈现出新特点。假期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自在乡村”主题线路。将传统时令节气蕴含的物候景观、农业民俗、应时物产、特色饮食等,打造成兼具自然与人文之韵、传统与现代之美的沉浸式乡村旅游新体验。
小城市异军突起 租车市场火爆
此外,租车平台数据显示,整体“五一”假期租车保持在高位,全国车辆出租率峰值超过了90%。
大数据显示,余姚、娄底、庆阳、平凉、遂宁五城市位居全国出租率前五名,呼伦贝尔、松原、大庆、宿迁、丹阳等城市成为租车增长最快的城市,凸显中小城市的旅游繁荣。
此外,从大型城市来看,省会城市中,郑州租车率排在第一位。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位居靠前,长沙紧随其后,杭州、西安、沈阳、石家庄、重庆、成都、海口、南京、合肥、兰州等省会城市也集体上榜。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辛瓦尔之死
- 前7个月青海省出口农产品创历史新高
- 第九届加拿大服装纺织品采购展在多伦多举行
- 春看沪苏湖铁路:“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驶来
- 新春走基层|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
- 殡葬本科“火了”的背后
- 国际最新研究:澳大利亚草原古人类对火行为的影响始于1.1万年前
- 舞蹈诗剧《舞云门》首轮演出收官 探索“教学相长”新模式
- 2024年内地暑期档遇冷 报告称爆款影片减少是主因
- 国家气候中心解析7月下旬全球破纪录高温
- 江西新余:龙舟“活水”迎端午
- 受泄洪影响 海南琼海全市交通停止运行
- 北京普惠健康保将赔付新冠重症2万元
-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首次列入浙江宁波民生实事
- 为布达拉宫“体检”十年
- 逛展览、赏民俗、知历史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 中国禁毒主战场云南1至5月缴毒6.5吨
- 关于继续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
- 中国车企集体亮相2024年巴黎车展
- 《珠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印发
- 热门推荐
-
- (寻味中华 | 文博)走进蒲松龄故居:访泉畔老翁,觅一段传奇
- 贵州“避暑游”综合热度高涨
- 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
- “520”彩礼话题引热议 多地彩礼“限高”为爱“减负”
- 国际观察:为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提供新机遇
- 低龄重罪法律绝不会放过
- 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全力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
- “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系摆拍引流 当事“网红”博主道歉
- 内蒙古:通联南北架起海内外交流桥梁
- 扫码消费不应成为“单选题”
- “五一”京城演出市场一票难求
- 武汉东湖绿道三期全线贯通 凌波门栈桥焕新回归
- 哈尔滨中央大街飘过优美诗句展现冰城式浪漫
-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散文?
- 12月多地气温如坐过山车,气象专家释疑
- 彭东明长篇小说《坪上村传》:徐展乡村动人图画
- 作家庄雅婷:懂得人间甘苦,才能保住柔软内心
- “牧草之王”新疆再生记
- “和谐使命-2023”任务首位“和平宝宝”在基里巴斯诞生
- 探访中国首个省级节约集约用地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