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院士:中国智能制造到2035年将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4月25日在中关村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从现在到2035年,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将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两个阶段来实现。
作为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工程科技创新论坛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周济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两阶段实现智能制造的具体内容分别是:
数字化转型阶段,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到2027年,规上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制造在全国工业企业基本普及;同时,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科研和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试点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智能化升级阶段,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重大行动”,到2035年,规上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在全国工业企业基本普及,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智能升级走在世界前列。
周济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要义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根本任务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在长期实践演化中形成了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三种基本范式,前两种分别为第一代、第二代智能制造,后一种为新一代智能制造,其本质上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制造”。
他认为,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将为产品和装备带来翻天覆地的创新及应用,可以预见到2035年,中国各种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一代”发展升级成“智能网联一代”。一方面,将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智能网联生活产品;另一方面,制造、运载、电子、服务装备必将全面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中国“大国重器”装备更先进的“工业大脑”。
周济指出,中国应紧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由大变强,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报告公布中国数字经济先导省份 广东等7省份在列
- 4位国乐艺术名家将同台献艺
- 汤比肉有营养,喝汤更养人?
- 鄱阳湖水位下降 湖区南矶湿地保护区鸟类增多
- 德国7月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2% 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
- 突发!美国一列车车厢爆炸产生有毒烟雾 民众紧急疏散
- 储卫民:透过这扇车窗, 呈现一部丰富的中国当代风景影像长卷
- 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魅力北京”系列电视片2023年项目启动
- 中国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国际合作
- 赏文保技艺 看古意呈新——走进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
- 到苏州湾博物馆品丝韵江南
- 国杯战略新品国杯小酒上市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 男子携带万余元现金醉倒火车站 民警助解困
- 40多年来首次!洛杉矶上万城市工人将罢工 多行业受影响
- 湖北推动停车设施建设 缓解城市“停车难”
- AI进校园,边界要厘清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自5月28日起,乘天津航空西安出港航班可携带宠物进客舱
- 沈阳举办“社工好故事”大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 青海境内发生一起拦路抢劫案件?玛多公安:信息不实
- 热门推荐
-
- 暨南大学今年计划在内地招收4920名本科生
-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 12支劲旅角逐巴西中企协公益足球赛
- 网络文学提质升级需多点发力
- 日本能登半岛强震死亡人数升至百人
- 隐元禅师“开山祥忌”暨纪念黄檗东渡370周年植树活动在京都举办
- 《手机大脑》:时间如何被手机“偷”走?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闻喜冬闲人不闲 金丝皇菊采摘忙
- 第三届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论坛暨劳模工匠交流研讨会举办
- 德总理谈联邦国防军谈话录音事件:“非常严重”
- 万千气象看中国丨何谓山西
- “五一”小长假太铁创历史纪录 增开百趟客列助旅客出行
- 第十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江西瑞金开幕
- 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
- 中国财政部:1-8月全国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4.3%
- 第十二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在天津举行
- 中俄界江乌苏里江饶河段“文开江”
- (新春走基层)新春观察:从“年货经济”洞见消费变化
- 巴西50城今年1月房价环比上涨0.3%
- 北京强化科技赋能 已在7个高森林火险区部署无人机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