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大市广交会前瞻:“老熟人”“新面孔”兼具
中新网台州4月14日电(傅飞扬)第135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
作为连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广交会是企业、产品走向全球的贸易大通道。连日来,民营经济大市——浙江台州一期参展企业的工作人员已陆续抵达广州。
“我们提前2个月准备了最新开发的产品,相信海外客户会感兴趣。”台州轩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展会负责人陈将敏表示,他们是一家生产销售水泵、五金产品的外贸企业,是广交会的“老熟人”了,2023年广交会结束后,有许多客户前来拜访,也陆续成交了一批订单。
为做好充足准备,该企业对参与广交会的业务员进行了系统的产品培训,并积极开展线上广交会活动,向更多客户推介企业品牌。“本届广交会我们依然邀请了不少老客户前来参会,期待见面后洽谈长久合作。”陈将敏说。
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台州共有763家企业参展,设2057个展位。
“公司以销售中高端鞋类为主,产品出口美国和欧洲市场。”台州万浩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蒋仙根介绍说,他们曾参加在意大利、美国等国家举办的专业展会,但在广交会上还是“新面孔”。
蒋仙根表示,鞋类产品竞争激烈,企业放弃了追求性价比的策略,转向产品特色和柔性供应的差异化优势。比如针对肥胖人群、矫正人群等设计个性化鞋子,以满足客户多样需求。
针对本届广交会,该企业首次将B2B和B2C业务融合,充分利用海外前置仓库库存优势,拓展各国分销商,进一步布局自有品牌和利基产品。“希望能借助广交会的强大流量增强与客户的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蒋仙根说。
企业发力的同时,政府侧也“不甘落后”。
譬如,台州市级举行了700人规模的展务培训会,就展前准备、参展纪律、展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指导,进一步提升企业参会成效、放大展会溢出效应。
椒江区在前期筹备阶段开展动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广交会名额和展位补助,发动参展企业参加CF奖评选、新品首发等广交会相关的创新活动,多渠道帮助企业做好市场宣传推广,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解决企业诉求。
此外,为扩大“台州智造”国际影响力,本届广交会,当地将继续在广交会北平台设立“台州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喷雾器之都”展示区、“临海圣诞礼品产业基地”“台州智能家居”展示区和“中国冲锋衣服装名城——浙江三门”展示区。(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九价HPV疫苗“二剂次”冲击波
- 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给我们力量,让彼此更靠近
- 工信部: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
- 元旦档高契合度作品陪伴跨年 《年会不能停!》满意度领衔
- 让牧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青海果洛海东中学正式开工
- 傅华:只有不到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对房颤比较了解
- 菲律宾总统: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确保供水充足
- 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 中国驻英使馆回应英官员言论:英国负有排放温室气体历史责任
- 他把“闷闷”的硼原子变成良性催化剂
- 上交所与德交所、中欧所签署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专项合作谅解备忘录
- 北京假期首日北风劲吹 外出仍需防风防沙
- 探访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清明节前 英烈墓前多了些特别的“礼物”
- 搭乘“一带一路”东风 中医药漂洋过海“走出去”
- 调研报告:逾六成受访在华企业已开展低碳转型机遇识别工作
- 14家哈萨克斯坦媒体聚焦新疆伊犁州首届国际农产品展览会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开封州桥“一眼千年”,再现北宋东京梦华
- 南航开通北京大兴至达卡直飞航线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山乡一茶厂发生土方坍塌 致3人死亡
- 德国4月出口额环比上升1.2% 对华出口大幅增长
- 热门推荐
-
- 海南2024年“绿电+绿证”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6倍
- “有点小钱后,我重金宴请了ta!”
- 李稻葵驳“中国产能过剩论”:像业余观众看专业运动员
- 青海动物检疫证全面迈入“电子版”时代
- 日本大选:自民党不能单独过半数已成定局
- 韩方称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弹道导弹 朝方暂无回应
- 安徽千年造车梦:从轩辕车会到新能源汽车大省
- 广西建立河湖健康档案 因地制宜打造幸福河湖
- 以防长不同意长期军事统治加沙 哈马斯称以应为谈判僵局负责
- 一颗小椰枣,见证中阿农业合作在海南“开花结果”
- 【世界说】弗洛伊德事件四年后美国警务改革仍停滞不前
- (身边的变化)“网红局长”汤化雨的战国赵北长城情结
- 河南洛阳赴大湾区探新多元消费场景 16个新文旅项目签约
- 西南华南降雨明起再增强 北方或迎大范围高温晴热天气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探索腹腔热灌注化疗 成功精准“烫杀”癌细胞
- “90后”新农人“接棒”父辈 智慧茶园助农增收
- 六岁男童不慎被钢筋贯穿胸腹腔 爱心接力助转危为“安”
- 青海省消防科普智慧馆开馆 可沉浸式体验学习消防知识
- 教育专家如何“做书”?在快乐阅读中收获知识
- 青海平安“以诗为名”成为青藏高原首个“中国诗歌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