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赏花游持续升温激活“美丽经济”
中新网武汉4月2日电(卢琪)东湖之畔樱花如云似雪,木兰云雾山上杜鹃花映红山坡,蔡甸油菜花海泛起层层波澜……春季的武汉,繁花满城,赏花游持续火爆。近年来,武汉以“赏花+”融合多元业态,激活“美丽经济”,也塑造城市名片。
樱花引爆赏花游
春天的武汉,樱花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自3月初开园,东湖樱花园中渐次开放的樱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空中赏樱”“夜间赏樱”等项目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赏花视角。
据携程发布的“2024赏花全攻略”,武汉东湖樱园门票预订量约占全国樱花主题景区门票总预订量的近三成。有着近3000株樱花的武汉大学校园里,樱花盛开期间游人如织,赏樱预约通道开启首日,2万个名额不到1分钟便约满,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据统计,今年武汉樱花季人流量创下历史新高,数万名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武汉地铁线网客运量3月30日达到533.17万乘次,再创新高。
春有樱花杜鹃,夏有荷花水莲,秋有菊花金桂,冬有梅花腊梅,武汉气候四季分明,山水俊秀丰沛,向来不缺花卉资源。
4月,武汉的樱花季进入尾声,但春花持续接力,郁金香、杜鹃花等进入最佳观赏期。“樱花季的武汉如梦似幻,但武汉的美远不止如此。”游客王洋的相机里记录了武汉的春景。
漫步武汉,处处有“花事”。东西湖郁金香公园的百万株郁金香姹紫嫣红;木兰草原内,芝樱花开成紫红色海洋;武汉植物园内,泡桐树花开满树……据携程发布的《2024年清明节旅游预测洞察》,武汉入选清明节十大热门赏花踏青目的地。各社交平台上,关于武汉的“赏花地图”“赏花攻略”层出不穷,吸引游客赶赴一场春日之约。
解锁赏花新花样
“樱花季的武汉,各种细节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诚意。”游客陈程在武汉天河机场翻看一本《赏花游指南》,发现书中详细记录着武汉各赏樱点游玩攻略、周边服务信息,还有春季活动和春游线路。
樱花灯光秀点亮两江四岸的楼宇,汉口历史风貌区多处百年建筑“绽放”花朵,樱花地铁专列、赏樱公交专线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樱花元素的装饰、文创、美食随处可见……武汉调动各方力量,提升春日氛围及赏花便利。
今年,武汉将赏花游扩展到城市游,融合“文、旅、体、商、演”等全域要素,开展75项活动。一方面,串联全市赏花点和红色景点、绿色景区、特色街区等,推出“春游武汉十大推荐线路”;另一方面,融合音乐、国风、艺术、展览等元素,举办国风汉服城市巡游、武汉大学生音乐节、明星演唱会等系列文旅活动。
“赏花+市集”“赏花+研学”“赏花+演艺”等将赏花游与多元业态融合,不仅丰富游客体验,也带热武汉的城市旅游消费。据了解,3月,东湖樱花园、武汉大学、晴川阁等热门赏花区域周边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两成至三成。携程租车数据显示,武汉位列春季自驾热门赏花目的地首位。
共赴繁花盛宴
3月的武汉,“火”的不止赏花。招商引资、经贸交流、体育竞赛等各大盛事轮番上演,“相约春天赏樱花”成为武汉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过去一个月,2024“投资武汉”全球招商大会、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汉台经贸交流活动、中欧企业家东湖对话等多场经贸活动在武汉相继开展,来自海内外的企业代表纷纷走进武汉,赏樱花、谋合作。
举办多年的武汉马拉松今年首次邂逅最美樱花季。42.195公里的赛道串联起汉口历史风貌区、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等武汉地标性建筑及景区,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不仅在奔跑中领略“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独特城市景观,更能欣赏满城樱花绽放的别样风景。
知名主播董宇辉也受邀来到武汉,写下浪漫“小作文”,直播镜头下的东湖樱花园、黄鹤楼、粮道街、清凉寨,让无数人看到了武汉不同角度的风貌。
对于把“赏花经济”转化为持久的“体验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爱民建议,武汉应充分发挥本地樱花等特色花卉资源优势,在积极构建赏花主题线路、赏花打卡点的同时,不断拓展赏花游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延长赏花游的消费链条和消费热度,把“一季春花”变为“四季流量”,成为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康缘药业:创新发展强根基 锚定未来炼“内功”
- 第四届消博会开幕 中国与世界共赴“开放之约”
- 印尼总统佐科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 天津滨海新区国家海洋博物馆“五一”免费试开放
- 中国体育电影难就难在还原真人真事
- 宅基地换取免费养老 山西“宅改”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经济前瞻论坛(2024)年会财商素养教育分论坛在京举行
- 北京国际电影节亮相戛纳举办推介会
- 加拿大拓展新的经济移民途径以助有技能难民填补岗位空缺
- (身边的变化)黄旗海扩容背后的节水力量
- 日本深夜至清晨连发3起地震 多地有震感
- 保加利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中有93%设置儿科
- “社会组织:推进普惠包容的发展”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 对话乌兰草原深处的义务文保员:这是世代传承的责任
- 中国生态旅行秋季榜单发布:胡杨林获推“最美秋色”
- 国庆档电影观众满意度如何?这部电影位居榜首
- “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返沪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完成造林面积400万公顷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 热门推荐
-
- 造谣“新能源车彻底进不了海南了”,一男子被行政拘留
- 渣打银行起诉虎头局渣打饼行
- 数万辆新车陆续交付,一嗨租车与一汽-大众合作全面升级
- 重庆第七届有声阅读大赛收官 引15万余人共读“万里长江 千年文脉”
- 青海:今年上半年冬虫夏草出口额同比增幅达八成
- 泰国对来自印度和中国台湾的游客实施6个月短期免签政策
- 正阳门箭楼正式向公众开放 彰显北京中轴线独特魅力
- 央行1月25日开展466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儿童被如此戕害,这就是“美式民主”?!
- 2023年下半年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榜
- 埃及高级官员:拉法口岸将于20日开放
- 湖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红背包公益行动
- 歌剧《山海情》二度回归 重温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奋斗史
- “抗逆”育种助力中国橡胶树持续“北上”
- 文旅市场整顿护航在加速
- 今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20万人次
- 中国“露营热”火到新西兰 新业内人士:已准备好房车
- 团圆年|见字如晤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林改第一村”走出绿色富民路
- 9月中国PPI环比降幅收窄 同比降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