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创新药“出海”热潮中,谁赚了?
中新网3月25日电(记者 张尼)2023年被业内视为国产创新药“出海”元年。这一年,国内药企出海事项不断增加,甚至刷新首付款纪录。
海外市场的摸爬滚打,机遇与风险并存。2023年,几家欢喜几家愁?从各大企业陆续公布的业绩中,可窥一斑。
创新药“出海”,谁赚了?
2月下旬,百济神州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美股业绩报告,以及2023年度A股业绩快报。美股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6.344亿美元,全年总收入为25亿美元,上一年同期分别为3.801亿美元和1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百济神州的财报显示,其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商品名:百悦泽)表现亮眼。包括海外市场在内,2023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同在2月,君实生物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5.4亿元,同比增长5.96%。去年,君实的PD-1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鼻咽癌适应证在美国获批,业绩快报中用“销售收入不断增长”来形容拓益的表现。
信达生物近日也公布业绩称,2023年销售额达到人民币62.06亿元,同比增长36.2%。全年取得产品收入57.28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业绩公告还提到,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伯舒)继续保持强劲的销售表现及稳固的市场领先地位。
再看去年有原创新药在美国获批的和黄医药,2023年全年收入增长97%至8.38亿美元,净收益为1.01亿美元。其自主研发的药物呋喹替尼(美国商品名:FRUZAQLA)取得首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并在美国取得市场销售额1510万美元。
不过,创新药“出海”也面临不确定性。亿帆医药此前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亏损3.82亿元-6.5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了1.91亿元。
其预告提到,2023年,公司控股子公司亿一生物自主研发的F-627(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先后在中国、美国成功获批,但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与竞争态势发生重大变化(竞品数量增加及竞品价格下降),呈现不利影响,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不及预期导致减值,最终减值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
部分企业亏损收窄,“烧钱”见效?
除了2023年各家药企的销售数据,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此前一些持续“烧钱”投入研发的企业亏损有所收窄。
例如,被称为“研发投入之王”的百济神州,2023全年研发费用升至17.786亿美元,占到了经营费用中的大头。虽然百济神州2023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全年亏损同比已经大幅收窄。外界分析,公司离扭亏为盈仅剩“一步之遥”。
百济神州还强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美国是公司收入最高的市场,该市场的总收入分别为3.132亿美元和11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分别为1.554亿美元和5.026亿美元。
信达生物年内亏损人民币10.28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21.79亿元减亏52.8%。不过和百济神州不同,信达生物2023年研发开支约为22.3亿元,较2022年的28.7亿元大幅缩减。
君实生物称,报告期内营业亏损、亏损总额等指标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系公司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加强各项费用管控,优化资源分配,聚焦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
2024年关键词:上新
赢也好,亏也罢,进入202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创新药,或迎来新一轮爆发。
对于企业来说,持续拼研发、促“上新”成为主线任务。
就在本月中旬,百济神州发布公告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替雷利珠单抗(中文商品名:百泽安;英文商品名:TEVIMBRA)作为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化疗(不含PD-1/L1抑制剂)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成人患者。
信达生物在年度业绩公告中则称,肺癌靶向创新药物氟泽雷塞(KRAS G12C)及他雷替尼(ROS1),预计于2024年获批上市。
多个专业平台的数据还显示,2024年开年,中国医药BD(业务拓展)交易迎来“开门红”。
当然,一些跨国医药巨头也敏锐地嗅到了机遇。
今年2月,阿斯利康正式宣布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并同步发布“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企业2024合作出海计划”。据称,该计划将助力30家上海优秀企业出海,持续推进医药创新的跨境合作与交流。
正如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所说,中国在全球医疗保健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重要药物的全球研发和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
不过,对于中国医药企业来说,创新药“出海”道阻且长。企业如何克服“水土不服”?如何防范竞争对手的海外阻击?如何真正实现增收又增利?未来还有漫长的摸索过程。(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乌局势进展:外媒称韩国首次改变只向乌提供非军事援助立场 泽连斯基视察前线城镇
- 台湾“相声天团”团长姬天语:希望两岸演员可一同学习生活
- 国产剧“走出去”步伐加快 找寻观众趣味的最大公约数
- 央行开年回收“过剩”资金 降准降息仍存必要
- 瑞士仍为德国人最受欢迎的欧洲移民目的地
- 大熊猫“花花”除夕被遗忘外场 官方回应:饲养员已被开除
- “五一”假期游客探寻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开启文化体验之旅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93亿美元
- (经济观察)国常会审议通过事关资本市场新规 强调发挥好“看门人”作用
-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将再发起尹锡悦弹劾案 拟14日表决
- 青海西宁:特斯拉中国海拔最高门店开始迎客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苏轼云“一日不可无此君”,“此君”何以育一方?
- 今年至今已有约百艘次邮轮经上海口岸出入境
- 韩警方累计抓获59名“杀人预告”发帖者 防身用品销量飙升
- 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3个月正增长
- 本地游赏花游成打开清明节假期的主要方式
- 移动云为苏州企业数智转型发力
- 鹿鼎山机场成功首航 边城呼玛跨进“航空时代”
- 西藏本地周边游宣传活动推动旅游业全域全时发展
- 三亚发布水上旅游管理新规:水上旅游服务项目应明码标价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夜间高铁上的“护航员”: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巡检
- 外国政要: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借鉴范本
- 雪山脚下的“90后”:守正创新草原音乐,还会跳敦煌舞
- 玻利维亚拉巴斯供水项目塔伊比察卡土坝工程顺利填筑完成
- 城管与摊贩发生冲突 四川内江:双方均未构成刑事、治安案件
- 报告:重庆市中心城区2023年新增城市道路里程266.2公里
- 黄山芜湖宣城等局部出现特大暴雨
- 00后“蹭老”消费,乐得当团宠
- 浙江武义:让文化成果在乡村落地生根
- 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山西对化工园区等开展安全整治
- 广西北海涠洲岛暑期旅游渐热 南湾浪街开街
- 中科曙光亮相WAIC2024 五大维度展示代表性产品
- 玩密室逃脱被“女鬼”吓傻摔骨折打起官司 被判自担部分风险
- 福建莆田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6.41亿元
- 伊朗西北部发生5.9级地震致至少3人丧生
- 广发银行用好“金融教育+” 探索高效金融教育模式
- 欧盟峰会为难民政策争论,欧盟官员:接收过程步步瓶颈
- 浙江多地最高温接近高温线 冷空气将抵带来大幅降温
-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特色种养绘就富美“村居图”
- 一季度中国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