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 新型消费潜力迸发
中新网3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报告》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互联网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新型消费潜力迸发。
《报告》具体指出,文娱旅游消费加速回暖。以沉浸式旅游、文化旅游等为特点的文娱旅游正成为各地积极培育的消费增长点。截至12月,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达5.0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8629万人,增长率为20.4%。
《报告》还指出,国货“潮品”引领消费新风尚。国货“潮品”持续成为居民网购消费重要组成。近半年在网上购买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购买过全新品类、品牌首发等商品的用户占比达19.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表示,重要节假日的出游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均超过2019年同期,推动在线旅行预订平台业绩显著增长。网络外卖应用也延续了健康发展态势,用户规模实现进一步增长,并向中小城市和县域地区拓展。
《报告》还显示,我国网络基础资源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12月,IPv6地址数量为68042块/32;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13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32亿户,较2022年12月净增4.88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例达57.5%。
《报告》称,由5G和千兆光网组成的“双千兆”网络,全面带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创新发展,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稳妥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
- 达达集团广告收入数据存疑 股价一夜接近“腰斩”
- 首批越冬东方白鹳飞抵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保护区
- 京雄高速(河北段)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发车
- 滴滴专车十周年 陪伴全国54座城市近2亿用户
- “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爱心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
- 行走加查 探寻镶嵌在美景中的非遗文化
- 重庆将培育一批“治欠协管员” 探索欠薪治理新模式
- 文物“活起来”!“故宫里的神兽世界——清宫兽谱多媒体综合展”在渝开幕
- 歌剧演员王凯发起成立“艺术之家” 助力艺术家走进直播间
- 我国首次将AI技术规模化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
- 沁阳发电三年改革,如何实现“极限扭亏”?
- (申城风景线)上海豫园:土木“写”成的“江南文学”
- 青海中藏医药发展提速:建设一批重点专科学科,推广一批适宜技术
- “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获评2023中国优秀科技学术会议
- 国内外院士专家在穗探讨纳米药物研究和临床转化
- (寻味中华 | 饮食)清明粑里“春滋味”
- 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献演 以青春力量传承国粹艺术
- 人民财评: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
- 智利将每周工作时间降至40小时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丨向美而行,无问西东!“打卡”清华这座宝藏博物馆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内容隐晦看不懂,“谜语人”直播为了啥?
- 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在境外发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债券
- 东北三省一区签署检验检测区域合作备忘录
- 大学生婚育观念变化引发社会关注
- 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 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 今年青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带动7万余户农牧民就业增收
- 中新健康丨中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率先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 被网友吐槽“与官宣不符” 呼和浩特整顿稻草人展览并开展后续调查
- 山西汾西县:“煤改电”改出绿色新生活
- 王鹤棣将参加NBA全明星名人赛 增添中美文化交流新章
- 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20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 数字中轴探访线路全景上线
- “申请劳动仲裁,怎么就成了求职‘污点’?”
- 兰州铁路部门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逾千万人次
- 台风“小犬”持续袭粤 广州多条水运停航、部分景点关闭
- 戏曲大省山西多举措守护“中国符号”
- 澳大利亚旅游局在华推出CGI动物形象旅游宣传大片
- 浙江各机场端午假期三天预计运送旅客6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