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1日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2023年,北京着力稳定经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社会民生保障有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今年,北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集中精力强功能、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万元
《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5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增加值6525.6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37129.6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构成为0.2︰14.9︰84.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万元。
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9.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8%;常住外来人口824.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7%。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3‰,死亡率为6.13‰,自然增长率为-0.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4%。
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9%
根据《公报》,北京新兴动能发展壮大,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全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8766.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061.5亿元,增长10.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875.4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1%,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新设科技型企业12.3万家,增长15.9%,占全市新设企业的41.4%。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推出北京市营商环境6.0版改革任务,制定实施“北京服务”意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完善“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全年新设企业29.7万户,比上年增长20.3%。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产值、服务业企业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5.2%和6.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平均水平2.6个和4.1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2%
《公报》显示,北京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5.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1%,其中制造业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增长47.1%、11.4%和10.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6.1%。
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14.6%
根据《公报》,北京全年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2.7亿元,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485.2亿元,下降2.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5.0%、29.8%和23.4%,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8.0%。
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全年新设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6.1万家,比上年增长15.6%;新引进首店946家,增长16.5%;截至年末离境退税商店达到1058家,比上年末增加41家。
深入推动“两区”建设
《公报》显示,北京深入推动“两区”建设。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点行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外资企业共1321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76.4%;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外资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53.4%、39.7%和34.9%。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58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14.9%;自贸试验区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全市规模以上外资企业收入的33.7%;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4624.3亿元,增长2.7%,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2.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6%
《公报》显示,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52元,比上年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1632元,增长8.1%;人均经营净收入1026元,增长13.6%;人均财产净收入12280元,下降1.1%;人均转移净收入16814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50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7,比上年缩小0.05。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586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97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6277元,增长10.7%。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1.3%,其中,城镇居民为20.8%,农村居民为27.8%。(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来西亚两架直升机相撞致多死 机上共有10名机组人员
- 大连一居民楼发生燃气闪爆事件 造成一人受伤
- 全面通水十周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超767亿立方米
- 聚焦穿越周期 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 新疆阿拉尔:实施创新驱动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6月2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与昨天持平
- 江西“豫章书院非法拘禁案”重审宣判 5名被告人均表示服判不上诉
- 提升功能效率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新疆这样做
- 哈尔滨机场春运运送旅客319.3万人次
- 拼多多11.11:95后给父母升级老人鞋,全球好物涌入三四线城市
- 新疆伊犁河谷冬小麦大面积示范田获高产
- 以美防长会面 对缓解加沙局势只是“隔靴搔痒”
- 工信部:前8月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 多地对氢能车辆免高速通行费 让氢能车更好跑起来
- 贵州举行高考录取开放日活动 考生现场查询录取结果
- 泽连斯基承认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袭击
- 瑞幸咖啡连获两项行业殊荣 产品与门店双重助力品牌发展
- 6亿人次平安出行、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建设者们坚守岗位筑梦“别样中秋”
- 北京地区首票厄瓜多尔进口享惠货物通关
- 中国国产人工心脏“火箭心”获批上市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衡阳:设施农业升级“秧苗子”“菜篮子”“果盘子”
- 福建宁德举办文旅招商推介会 签约17个项目总投资逾16亿元
- 台风“杜苏芮”已致菲律宾16人死亡 超102万人受灾
- 长篇小说滇越铁路三部曲之三《如故》在昆明首发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小笼包、劝老外都成高考英语题
- 新疆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古韵”配“新颜”:文化创新赓续“周秦汉唐”千年文脉
- 法国前总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世界观
- 《科学与科学家故事》新书首发 遴选古今中外200个经典故事
- 三部门联合发布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
- 塔城80种展品亮相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 寿喜锅“无菌蛋”真的无菌?并不,生吃未必绝对安全
- 美媒:马斯克考虑对“X”用户收费
- “震”后应急响应快 闽赣铁路扎牢安全防护网
- 不敲房门的父母有多“可恶”?娃可能记仇一辈子
- 山海相连心手相牵 山西忻州深化校地合作与人才“双向奔赴”
- 天津此轮降水接近尾声 解除防洪四级应急响应
- 张录成大写意作品展亮相国博 展现丝路精神文化魅力
- 焦点访谈丨理财投资、电商平台……警惕这些传销新花样
- 春节期间江西1970余项文旅活动点燃消费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