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演协: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739.94亿元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宋宇晟)记者获悉,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日发布《2023全国演出市场简报》。其中显示,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并结合行业调研综合测算,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739.94亿元,与2019年同比增长29.30%,达到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演出场次44.06万场(不含农村演出和娱乐场所演出),与2019年同比增长123.55%;票房收入502.32亿元,与2019年同比增长150.65%;观演人数17113.64万人次,与2019年同比增长83.01%。
除票房之外,演出衍生品及周边收入、演出赞助收入、经营主体物业及配套服务收入、艺术教育服务收入等演出经营主体其他收入总计237.62亿元。
简报指出,演出市场整体上行,且仍处于扩张周期。
具体来看,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在2023年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新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多地出台专项鼓励政策,在吸引相关演出企业进驻、传统空间改造、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等方面都呈现较强积极性和主动性,该类演出的场次和票房收入都呈现超四倍增长。
此外,从年初开始,演唱会和音乐节集中开票,热度持续走高。纵观全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项目数量多、场次多,始终保持社会层面广泛的关注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实现快速增长。简报指出,旅游演艺本身具有附加值高、融合性强、带动就业多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旅游演艺项目正在探索中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结合自身特点和各阶段目标,以点带面,持续发力。
简报称,2023年演出市场在逐步恢复中实现加速发展,演出业在打破传统格局、拓展发展空间方面呈现令人欣喜的变化。“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2023年的文旅消费新潮流。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景点、商业空间、城市街区探索“演出+”,并实现“破圈”效应,更多以演艺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形成高效闭环,以新模式、新场景带动新消费。(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移动5G基站超230万个
- 税惠“红包”落袋 企业获“真金白银”支持 增强创新活力
- 财政部:打好新老政策“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天津新港海关查获天津口岸今年最大数量“洋垃圾” 总重超533吨
- 北京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 中国公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石头科技创业十年交出高分答卷:扫地机器人销额全球第一
- 川藏联网工程运行满10年 累计输送电量约87亿千瓦时
- 浙东革命老区村如何共富先行?红绿融合共绘乡村新图景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要真正让“明白人”来开矿、办矿
- 阿曼驻华大使:愿与中国共谋合作共赢新机遇
- 非遗巡演亮相高原古寨 欢庆“二月二”祭酒典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筛选工作
- 官方通报幼儿园游泳教练体罚孩子:涉事教练已辞退
- 日本应道歉!调查称六成韩国人反对二战劳工赔偿方案
- 哈尔滨市:提升运输企业相关人员英语交流能力和冬季驾驶技能
- 春季学期刚开学 江苏多所高校就送上招聘“大礼包”
- “520”广州喜事连连:1855对新人“拉埋天窗”
- “世界睡眠日”广州医生科普“打呼”不简单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单周国际货运航班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武汉二厂汽水又推易拉罐新品 每罐只卖1.99元
- 商务部:1-5月全国吸收外资4125.1亿元人民币
- 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关注气候变化与人权
- 巴斯夫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行深何以见远 看广东发展“新空间观”
- 泰国国会主席万诺:泰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推动本地区发展
- 躲过了雪糕刺客,你躲得过“爱情刺客”吗?
- 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0万个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北京推出“向新而行”场景对接系列活动 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 中国南方航空深圳-首尔-深圳航线将正式复航
- 专家:发展低空经济要找准自身优势 不能一哄而上
- 江西上饶:延伸农业产业链 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
- 中秋国庆假期中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4%、2.1%
- 专家学者齐聚东北大学共话“大思政课”建设
- 中新教育|北京高招体育专业考试将于4月13、14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
-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万达急卖股权,一位80后豪掷22亿帮王健林
- 俄军事观察员:春夏攻势将是特别军事行动的关键阶段
- 海关助企抢抓“新三样”出口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