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人工智能“风控”成风险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渗透各行各业,金融业也不例外。不少金融机构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风险防控领域,用科技创新来防范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风控”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与国际金融业同行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2023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对外发布了金融风控大模型。同年11月,腾讯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原消费金融、微众银行等科研院校及金融机构联合制定了全球范围内首个金融风控领域的大模型国际标准。
人工智能技术会为金融风控带来什么?理论上,人工智能赋能风控,减少了人为失误和干扰,可以提升风险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是尚在发展的新事物,仍不成熟,在金融风控领域贸然推广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最令人担忧的是数据泄露的风险。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会选择与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公司在风控领域展开合作,这些合作往往会涉及数据共享。人工智能大模型依靠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数据的规模和质量对风控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理论上,数据越丰富,大模型精准用户画像的能力越强,在信贷审批等方面识别风险的准确度就越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共享,隐私能否被有效保护就成了新的风险挑战。值得强调的是,金融数据不仅具备数据的一般特性,更包含了国民账户信息、企业资金流转等重要内容,这意味着金融数据一旦泄露,可能会带来比一般数据泄露更大的风险。
除了数据泄露外,法律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从历史上看,法律法规的修订往往滞后于新技术的应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因数据和算法失误生成虚假内容的可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用户歧视。一旦大模型生成不准确的金融风控报告,将很难分清是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不可靠,还是金融机构提供的数据不可信,这使得法律层面的责任难以被界定,容易出现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在扯皮过程中,客户贷款审批等合理诉求就可能受到拖延,风险最终由客户买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应用可能带来的新风险,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对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结果合理质疑的权利,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受到责任追究机制和透明、公平、安全等原则的制约;另一方面,要有效管理金融数据信息,稳健、谨慎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断提高风控技术,对风险管理和预测模型改进优化,让技术向好向善,预防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带来的潜在风险。
苏瑞淇(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成果公布 对重新认识“资阳人”具有重要意义
- “超级英雄”和特效大片怎么突然就没人看了?
- 这个28岁的年轻人,或将成为法国总理?
- 从“支支串飞”到“小车小团” 贵州携青山绿水走进北京
- 东电公司称最新海水检测结果没问题 中国外交部回应
- (追风逐日看新疆)新疆哈密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长点
- 美动物园公布大熊猫近况:“云川”整天爬树,“鑫宝”爱晒太阳
- 广东构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监管新体系
- 多国学者昆明共话植物生物安全国际合作
- 2019年至今广东完成海岸线整治近300千米
- 央视《宗师列传》讲述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与事功
- 比特币价格走高风险上升
- 上海洋山港成为港口低碳新标杆 “中国芯”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 “中老泰马”全铁快速直达货运列车在蓉首发
- 第九届老子元典文化高端论坛启幕 交流涵化诸子百家
- 沪指续创年内新高
- 第七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超800亿美元
- 电商平台廉价婚戒:有证书配包装,大牌钻戒卖29块8?
- 西安一东汉墓地发现有刻铭铺地砖
- 山西大同一唐代纪年砖墓资料公布
- 热门推荐
-
- 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任务完成72%
- 大连警方通报男子与交警发生争执并自称公务员:非公职人员,已行拘
- 国潮马面裙走红高校毕业季
- 《你好,玛沁》系列影片在青海西宁首映
- 广东英德:又一次与水患“交手”
- 一面铜镜和一位女子的使命
- 北京打造“水岸花园”文化名片 环二环滨水步道和城市绿道全线贯通
- 抢险救援中的“国家队”
- 惊蛰时节“中原粮仓”河南麦田春管忙
- 让诗酒温暖每个人!第七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泸州启幕在即
- 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土耳其称在土伊边境附近“消灭”4名“恐怖分子”
- “元游宁夏”项目已累计完成14个数字景区建设
- 高血压可能加速骨骼老化
- 青海德令哈建成全国最大盐湖食品级氧化镁生产线
- 真邮箱、假通知 这样的诈骗招数不得不防
- 外媒:泰国国王批准新一届内阁名单
- 外媒:乌克兰基辅和利沃夫地区遭俄军空袭
- 四川:游客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将承担相应责任
- 触摸黄河文化的根和魂——读《国宝中的黄河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