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链式服务” 助大龄农民工端好“饭碗”
本报讯(记者徐新星 陈晓燕 朱欣 苏墨)“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内容引起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委员和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代表的特别关注。今年,他们都注意到了大龄农民工就业问题,并建议强化培训服务,助大龄农民工端稳端好“饭碗”。
国家统计局界定,50岁以上农民工为大龄农民工。《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2.95亿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29.2%,人数已超8000万。有调查显示,大龄农民工继续就业面临不少门槛和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培训机会少,难以适应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他们大多从事建筑业等高强度、低技能岗位,容易受到工伤和职业病的威胁,但工伤保险和职业健康保险等权益缺乏保障。
“建筑工人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与此同时,很多农民工因为没有核心技能,只能在工地、工厂打零工。随着时代发展,推动传统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迫在眉睫。”来自建筑业的邹彬代表表达了对大龄农民工群体就业状况的担忧。
针对这些情况,吕国泉委员建议,围绕维护大龄农民工就业权利和安全保障制定有关政策,不以年龄“一刀切”,让身体条件允许的大龄农民工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实现充分就业。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工会等构建大龄农民工“链式服务”,将就业登记、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衔接起来,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并为大龄农民工提供再就业培训。加强服务大龄农民工零工市场建设,利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收集大龄农民工的就业需求情况,实时发布用工信息。此外,“扩容”工伤保险,将大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
邹彬代表则建议,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开办职业学校,对新生代建筑产业工人及有转型意愿和基础的农民工开展“培、育、用”职业教育,助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徐新星 陈晓燕 朱欣 苏墨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访北京暴雨安置点:物资保障充足 民众情绪稳定
-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 旅美“大明星”回家啦!美国民众:“舍不得”
- 广西南宁特殊洗车场 为“小星星”搭建未来的路
- 国际识局:日本《外交蓝皮书》改变两个重要表述!涉及中韩
- 广州南沙与香港深化养老服务合作
- 汉服、书法、中国剧:巴西青年畅想留学梦
- 减肥药再“神”也不能进医保
- 北京亦庄将建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开放十大标杆应用场景
-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
- 《浙江省审计条例》将施行 加强公共资金等领域监督
- 吉林省推动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
- 新疆矿山智能化撬动百亿元装备市场
- (身边的变化)浙南有只“留守鸡”:10年留下300万元 守护山村“夕阳红”
- 中新健康丨14部门:到2030年,建立上下联动、医防融合的糖尿病防治体系
- 浙江三门核电4号机组常规岛汽轮机运转层平台浇筑完成
- 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 专家: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多做户外运动
- 紧抓关键环节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多地省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他们晋升副部
- 两部委印发国民旅游 休闲发展纲要
- 热门推荐
-
- 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系列丛书首著在沪首发
- 寄来的年夜饭,见证跨越山川的亲情
- 自驾游回来收到“交通违法短信”,小心有诈!
- 电影《深海危机》首映 严屹宽感叹终圆梦
- 家长APP不付费无法查询孩子成绩?校方发通报
- 南北联手 深哈两地共话投资交流
- 云南玉溪:预计年内完成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一期工程
- 端午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同比增长12.6倍
- 浙江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长相思 第二季》全球出海 将上线Netflix、Disney+播出
- 第六届全球AEO大会深圳开幕 系首次在华举办
- 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
-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与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
- 上半年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110%
- “2023网络文学十大关键词”出炉 “考研”“种田”等热词上榜
-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共探章太炎学术思想国际化传播
- 全国专家学者南京“把脉”土壤污染防治
- 克宫回应“俄对谷歌罚款达35位数美元”
-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为满足假期结束前核酸检测需求 北京部分采样点推延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