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张云泉:“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张云泉:“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深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AI)相关表述引起关注。这几年,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层出不穷,掀起人工智能热潮,有业内人士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中国如何抓住新一轮AI热潮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讲述了他对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
当前,人工智能被视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张云泉指出,与上一轮得益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热潮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技能更全面,应用范围更广,它能取代部分脑力劳动,落地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劳动力短缺的行业,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解放让部分人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对此,张云泉表示,从历史来看,生产力革新可以极大促进社会发展,短期内会带来一定冲击,但我们可以提前准备,缓解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让人们学会与人工智能“打交道”。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人工智能+”一词,张云泉表示,新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工智能普及推广和应用的重视,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他认为,“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从而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降本增效,促使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
面对人工智能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如何更好地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对中国而言,我们需要在这一轮浪潮中突破算力瓶颈、寻找创新机会。”张云泉说,当前的大模型技术与中国过去钻研的路径并不相同,这条新赛道对算力的要求更高。
张云泉建议,一方面继续研发国产GPU,另一方面,可借助中国在超算领域的优势,将超算技术应用于AI领域,虽然运行成本较高,但可以更快地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谈及对未来人工智能世界的畅想,张云泉表示,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产业经历了多次起落,有欢呼也有质疑。这两年涌现的大模型大大提升了智能水平,“可以说是我们距离通用人工智能最近的一次。”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将是什么模样?张云泉说,相较于只具有下棋、画画等特定功能的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将具备人类同等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能,可以像人一样思考,通过各种测试。
一直以来,会像人一样思考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出现的话题备受关注。张云泉认为,目前涌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靠大数据训练,模拟人类行为。要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还需搞清人的意识和情感是如何产生的等根本问题,Sora、Gemma等将人工智能推到较高水平,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过人类,目前难下定论,还需进一步研发。
虽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何时到来还难以预测,但是下一轮通用人工智能浪潮的研究方向已形成科学界共识,即具象人工智能。“现在解决的是大脑的问题,未来要解决手和脚的问题,洗碗、扫地、照料……这些事情在未来机器人都可以做。”张云泉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荣独山:曾为鲁迅“会诊”的中国放射医学泰斗
- 2024年首次西江干流生态敏感期水量调度工作完成
- 2024中国内衣文化周暨第19届中国国际品牌内衣展在深圳开幕
- 宠物盲盒乱象是无序宠物交易的缩影
- 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有强降雪 中东部地区有大风降温
- 国内首创DSC通信分集接收系统投入使用
- 至少四个热点城市已取消土地限价:更多地区将跟进
- 西藏措美县“风光”资源“书写”高原绿色产业发展新篇章
- 探访北京房山十渡:加紧恢复重建 安全前提下重启旅游
- 这个冬天,“冰城”缘何热起来?
- 快讯: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附近一军事基地遭袭
- 中国广播艺术团携手抖音直播打造“广播艺术青年主播团”
- 用“音乐剧”装扮“老街区” 沈阳首个沉浸式泛街区演艺项目在老北市上演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大部水源涵养服务能力有所提升
- 商务部:愿与阿拉伯国家探讨商签更多自贸协定
- “元游宁夏” 开启文旅融合新赛道 游客实现15个景区线上深度游
- 新疆阿勒泰暴雪致部分游客滞留 景区提供免费食宿
- 韩媒:尹锡悦施政好评率30.1% 较一周前下降
- 上海博物馆推出“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 黑龙江地产马铃薯时隔4年恢复对俄出口 试点县年出口额预计3亿元
- 热门推荐
-
- 雄安集团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约 将在多领域开展合作
- 访莫高观千佛 海外“中国通”亲历敦煌文化
- 中国“贡嘎”系统连续入选“全球碳计划”服务国际碳收支评估
- 特朗普前顾问班农已抵达监狱 将开始服刑
- 北京地区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栖霞暖棚樱花开 小苗木长成大产业
- 因地制宜挖掘乡村旅游潜力
- 反锁的汽车里如何逃生你的孩子也会吗
- 大量外国人来华旅游,好city啊!
- 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稳经济
- 浙江余村特写:青山敞开怀 青年入乡来
- 中美41名高中生的这堂实验课,为什么要到村里上?
- 财政部下达2024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预算
- 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旅客量接近疫情前水平
-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保护迫在眉睫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五周年:“软实力”助“硬科技”企业出海“行稳致远”
- 推动技术升级 “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投入千万助力前沿课题研究
- 新加坡学者柯成兴: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 容貌焦虑促整形热 医美整形消费者日趋低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