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吸收外资现积极变化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李晓喻)1月中国吸收外资出现两大积极变化。
其一,吸收外资额环比增加。
据官方统计,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但环比增长20.4%。有分析认为,2024年开年实际使用外资额环比增加或为今后中国吸收外资将趋于稳定的积极信号。
其中,发达国家对华投资猛增。1月,在大项目带动、同期基数等因素作用下,法国和瑞典对华投资同比增长分别高达25倍和11倍,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1.8%、186.1%、77.1%。
引资结构也在优化。1月,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同比增长40.6%,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引资同比增幅高达558.8%。中国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称,这表明随着中国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外商在华投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其二,越来越多外企“押宝”中国。官方数据显示,1月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4588家,在去年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同比增长74.4%,增速之快为近年来少有。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称,这显示出外资来华热情高涨,跨国公司依旧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这股热情已兴起多时。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不少外企频频掀起“来华热”。高管们或实地考察当地业务,或出席在中国举办的各种大型会议,或拜会中国财经高官,充分凸显从中国挖掘新商机的积极意愿。
中国新设外企数持续大幅增长,为日后吸收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眼下,中国多地正就吸引外资掀起一波激烈比拼,不少地方都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外企联系沟通上提出富有新意的办法。随着各地全力“拼经济”,中国整体吸收外资规模稳定向好可期。(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天山南北唱新歌:白大夫就是我们身边的白求恩
- 浙江省调整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 云南出台六大举措抗旱减灾
- 2023年贵州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3244件
- 潘功胜: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实施较强的宏观总量支持政策
-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 整治“换钱党” 公安部专项行动捣毁地下钱庄百余个
- 从仙人掌到发光纱线,宝马造车要看“配料表”
- 韩外交部对日首相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深表失望和遗憾
- 广西橘园管护忙 预计今年全区柑橘产量稳产略增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芒种篇
- 泰国华人社团扶贫济困、兴学育才
- 他们不是“问题少年”,是被问题困住的少年
- 行业“大咖”山西大同“献计”特色轻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五一”期间电影市场红火 文化消费绽放新活力
- 突发!法国尼斯一住宅楼深夜起火致7死 包括4名未成年人
-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 | 灼灼花海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突破3000亿千瓦时!我国距离最远特高压工程送电量数据亮眼
- 日韩“穿梭外交”重启 深层裂痕难弥
- 央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 热门推荐
-
-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灵柩运抵国会山
- 今年前10个月广东外贸出口增长2.5% 农产品较快增长
- 广交会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 粤绿电市场主体数量逾600家
- 李叔同主题展首次亮相天津海河游船
- 越剧自救破局“再青春”
- 德勤:中国企业国际化加快 海外经营质量明显提升
- 深观察丨“关税威胁”正让别国远离美元
- 故宫暑期放票量上调约25%
- 2024年5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 话剧《龙腾伶仃洋》进京演出塑造港珠澳大桥“大国工匠”群像
- 舞剧《东方大港》将登国家大剧院 用小人物奋斗史“舞”出舟山港发展史
- 官方通报“酸辣粉里没有粉”
- 南京将开通南京直飞墨尔本洲际航线
- 长城葡萄酒40年成就展开幕 搭配春节等节日主题
- 青海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启动 民众近享医疗服务
- 首架上海援青旅游包机起航飞赴果洛 架起两地空中桥梁
- 宁夏校地合作推进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 北齐黄釉扁壶 千年前的“胡腾舞”是啥模样?
- ID.7 VIZZION亮相广州车展 一汽-大众加速电动化转型
- 友好关系加深 希腊、巴西怎么游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