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吸收外资现积极变化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李晓喻)1月中国吸收外资出现两大积极变化。
其一,吸收外资额环比增加。
据官方统计,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但环比增长20.4%。有分析认为,2024年开年实际使用外资额环比增加或为今后中国吸收外资将趋于稳定的积极信号。
其中,发达国家对华投资猛增。1月,在大项目带动、同期基数等因素作用下,法国和瑞典对华投资同比增长分别高达25倍和11倍,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1.8%、186.1%、77.1%。
引资结构也在优化。1月,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同比增长40.6%,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引资同比增幅高达558.8%。中国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称,这表明随着中国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外商在华投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其二,越来越多外企“押宝”中国。官方数据显示,1月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4588家,在去年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同比增长74.4%,增速之快为近年来少有。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称,这显示出外资来华热情高涨,跨国公司依旧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这股热情已兴起多时。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不少外企频频掀起“来华热”。高管们或实地考察当地业务,或出席在中国举办的各种大型会议,或拜会中国财经高官,充分凸显从中国挖掘新商机的积极意愿。
中国新设外企数持续大幅增长,为日后吸收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眼下,中国多地正就吸引外资掀起一波激烈比拼,不少地方都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外企联系沟通上提出富有新意的办法。随着各地全力“拼经济”,中国整体吸收外资规模稳定向好可期。(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终止防暴雨应急响应
- 中国拟进一步放宽境外机构入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准入条件
- 第九届“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 圆明园福海冰场将现传统冰嬉
- 竞业协议:竞业还是“禁业”?
- “碳”路先行|做好“水文章” 煤炭大县山西襄垣开启“美颜模式”
- 浙江首次发现小型兽脚类食肉恐龙足迹
- 2023中国厦门中秋旅游嘉年华拉开帷幕
- 大脑“返老还童”?《自然》:年轻小鼠脑脊液让老年小鼠记忆改善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吸引全球目光 共同孵化更多创新可能性
- 上交所与新交所签署ETF产品互通合作谅解备忘录
- 江都水利枢纽“一键调水” 清水北送越来越“智慧”
- 11月2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5个点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商务部将13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答记者问
- 啤酒销量增长、消费场景更加丰富——体育赛事带旺啤酒市场
- 中芭全团阵容上演庆典GALA纪念团庆65周年
- 三亚机场今年暑期旅客吞吐量创暑运单月历史新高
- 中越边境广西浦寨货运通道今年出入境车辆突破16万辆次
- 英国卢顿机场停车场发生火灾 所有航班暂停
- 建三江供电公司推进66千伏前哨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 为农场现代化发展赋能
- 热门推荐
-
-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当选深商联第五届理事会主席
- 美国总统候选人首场辩论 拜登特朗普“针锋相对”
- 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值守强降雨区域 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 第四届长三角双元制国际合作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启幕
- 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完全是欲加之罪
- 通讯:“日内瓦欢迎您!”——瑞士迎来中瑞恢复直航后首批中国旅客
- 国际鞋博会开幕 “一带一路国际馆”规模创新高
- 郎朗获聘湖南郴州文化旅游国际公益形象大使
- 文明的坐标丨“千年胜迹”雷峰塔
- 上海着力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核心产业规模超5500亿元
- 瑞梅铁路全线开始架梁
- 网售新冠抗体检测上门服务,单人单次299-599元不等
- 北京“宛平博物馆之城”开城 384岁宛平城开启焕新之旅
- 7死、7伤!蓄意瞒报的弘霖煤矿,曾多次被指有安全风险
- 重庆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
- 青海通报今年第二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 (文化中国行)世界读书日探访杭州南宋书房:在这里读懂南宋
- 杭州为何盛产人文“网红”?
- 京津降雪再次落空,到底什么原因?
- 巴基斯坦警方:白沙瓦市爆炸袭击者身穿警服混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