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天和号”运营累计已通行车辆超3亿辆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网记者6日了解到,南京市定淮门过江通道消息显示,截至2月2日,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天和号”贯通运营以来累计通行车辆超过3亿辆,日均车流量超过10万辆。
有观点认为,贯通运营对缓解南京市过江交通压力、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沿江经济带开发,构建南京市都市圈和“江南江北双主城”驱动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深耕盾构机研制领域,中交天和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坚定助力“江苏制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跟跑、并跑和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自主研制的各类型盾构机已在江苏、在全国、在世界各重大工程建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广泛造福于当地社会民众。
中交天和为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自主研制的盾构机“天和号”,开挖直径15.03米、约6层楼高、长约130米、重约4800吨,为中国首台超大直径泥水气压平衡复合式盾构机,也是当时世界直径最大复合式盾构机之一。
这也创造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单日掘进26米、砂卵石地层连续掘进2580米不换刀的国外同类盾构机新纪录,为国家节约资金近8亿元,一举结束大型和超大型盾构机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此外,在南京市和燕路过江通道的中国首台采用自主技术和多项国产核心零部件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振兴号”,是国内首次使用全智能化管片拼装技术,实现隧道内管片的自动化拼装;首次采用常压换刀、刀盘伸缩摆动等技术,解决了“十隧九漏”的世界级难题,隧道全内壁做到了“滴水不漏”。
整体看,中交天和已为南京、苏州、徐州、无锡等地铁和城市轨道研制大型和超大型盾构机近70台,贯通隧道总长约200公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河南“农家宝”百花齐放 特色种植产业助民增收
- 山东青岛放宽居住落户政策 租房可落户
- 重庆(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自贸联动创新区启动建设
- 智能轨枕托起新“天路”
- 来看看四千年前雪域高原先民的审美有多在线?| 跟着《概论》读懂中华民族之⑥
- 天津港集装箱作业效率再创世界纪录
- 体验更“丝滑”!首批8款境外钱包可扫微信收款码支付
- 甘肃甘州:搭建“四季不落幕”文化舞台 农民当主角讲乡村故事
- 江西南昌九旬老兵坚持公益数十载 累计捐赠50余万元
- 第十三届“十月诗会”在京举办 诗人张晓雪等获“十月诗歌奖”
- 应对奥密克戎,必须“以快制快”
- 特写:阿斯塔纳奏响多国军乐之声
- 第十届IMA管理会计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 波兰边防卫队要求当局向白俄边境增派1000名士兵
- 探访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打造海上丝路文化交流平台
- 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举起鼓励创新型企业先行先试的旗帜
- 让一颗梨走向世界 山西隰县打造中国玉露香梨产业中心
- “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立
- 法兰西艺术院大师之作亮相成都 展示中法艺术互鉴渊源
- 西藏昌都:“云中球场”上的藏东小镇足球赛
- 热门推荐
-
- 秦巴腹地的“绿色密码”:因地制宜 释放绿色动能
- 新闻1+1丨外国人入境游 上半年为何猛增?
- 尼共(联合马列)退出尼泊尔联合政府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富春江畔有座“出片村”:艺术乡建引来游客“去班味”
- 黄澄清:鼓励互联网企业利用AI技术提升安全防御的智能化水平
- 广州出台意见促进慈善信托发展 拓宽慈善信托覆盖范围
- 中国石化与泰国商务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浙江建德发布公告 新安江水库即将开闸泄洪
- 今年已有近3万人经英吉利海峡偷渡至英国
- 中国消费市场平稳恢复 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提供新动力
- 海内外业界人士相聚山东青岛研讨跨国企业新发展与人力资源新变革
-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为俄乌恢复直接对话谈判创造条件
- 人民网评:保持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耐心和恒心
- 6小时内或有雹灾 甘肃三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停靠山东青岛
- 广西通报中学小卖部“天价”租金:终止合同,不再对外承包
- 平陆运河雏形初现 江海联运“一触即发”
- 当“西洋乐”遇见长安:布赫宾德联袂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古城献艺
- 中新教育丨教育部:“慕课西部行计划”受益学生达5.9亿人次
- 2023年新疆警方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4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