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健康牌”,功效吹上天,风口上的益生菌有那么神奇吗?
主打“健康牌”,功效吹上天,记者近日展开调查——
风口上的益生菌有那么神奇吗?
马上就要迎来农历新年,走亲访友少不了要准备年货。这两年的年货市场,主打“健康牌”的保健食品成为顶流,以调节肠道微生物著称的益生菌更是被捧上了天。在各大购物平台搜索“益生菌”,就有几十种产品可供选择。商家更是宣称,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可以达到延年益寿、增强免疫力、防癌抗病的目的。肠道菌群有什么用处?益生菌的作用是否被夸大了?记者近日就此展开调查。
现象 益生菌成为健康万金油
“选酸奶要选添加益生菌的,对肠胃好,年轻人都买这种。”在某超市,奶制品柜台的促销员把添加了益生菌的酸奶摆在显眼处,向记者推荐。放眼整个货架,类似这样主打“益生菌”的风味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足有十多种。
在电商平台上,益生菌产品更是种类繁多,有饼干、软糖、固体饮料,还有各类膳食补充剂。商家鼓吹益生菌产品对治疗便秘和腹泻、抗衰老、防过敏有帮助,有的甚至宣称可以改善阴道细菌感染。市民黄女士说,她在业主群里看到不少老年朋友的“健康分享”,对益生菌评价很高;市民杨女士说,他们全家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因为听说这类产品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20世纪初,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俄国细菌学家梅契尼科夫将“益生菌”和“健康”联系起来,之后益生菌渐渐流行。我国消费者对益生菌的最初认识,或许来自日本品牌养乐多,那是21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推广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肠道菌群的“奥秘”。最经典的,便是各种发酵食材,当然,还有酸奶。酸奶中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酵母菌、乳酸杆菌等,可以帮助分解、转化牛奶中可能引起腹泻的乳糖等物质。这些益生菌进入肠道后,还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帮助肠道内其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最近几年,当益生菌成为“风口”后,大批消费品牌涌入益生菌赛道。但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益生菌都是普通食品,带有“蓝帽子”(获得保健品批文的保健食品)标签的益生菌少之又少。即使作为保健食品,广告也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的宣传,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有媒体报道,此前养乐多就曾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元。其公司宣传文案称,肠道内的有益菌会随人体正常排泄而流失,所以需要每天补充活性益生菌,这种说辞会使人误以为每天都要额外服用益生菌。此外,其产品宣传“小小一瓶足足含有100亿个以上的干酪乳杆菌代田株,每天一瓶可满足一天所需的益生菌”,会使人产生误解,忽略其他菌属和菌株对人体的作用。
问题 活菌数量品种标识不清
面对形形色色的益生菌产品,市民徐先生一头雾水,“乍一看都含益生菌,只知道对人体有益,但就算看配料表,也搞不清楚说不明白。”徐先生的话代表着广大消费者的困扰,也说明了国内益生菌市场的现状。
中国益生菌消费认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6%的消费者能识别几种常见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超过60%的消费者不知道乳酸菌和益生菌的区别,甚至有34%的消费者认为乳酸菌就是益生菌。
“很多人都在谈论益生菌,有必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益生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陈萦晅告诉记者,目前公认权威的益生菌定义,是2001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即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也就是说,益生菌想要发挥作用,必须达到有特定功能的菌株、有足够量的活菌到达肠胃、对人体产生明确的健康好处等基本要求。
目前,国内益生菌市场火热,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消费者常看到的“乳酸菌”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微生物分类名称,只要能发酵产生乳酸的菌,都属于乳酸菌。但乳酸菌和益生菌不能画等号,只有健康功效经过科学验证的特定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称为益生菌。
再比如,市场上很多产品包装标识不清,标注的是出厂时含有多少活菌,而不是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数量。那些动辄8000亿(CFU)、1万亿(CFU)的总活菌数量,到消费者手中会不会“全军覆没”?并没有明确的说法。“益生菌在到达肠道前会暴露在胃酸和胆汁中,这些酸性或碱性环境会导致部分菌群提前死亡。因此,从专业角度来说,益生菌的稳定性很重要。”陈萦晅说。
此外,不同的菌生存环境不同,大多数益生菌无法在常温条件下长期保持活力,我国南北温差可以高达70℃,如何使益生菌在温度和环境不断变化的运输、存储和销售链条中保持活力和功效?高价买来的益生菌补剂会不会只补了个寂寞?陈萦晅建议消费者尽量选购有良好信誉公司的产品,注意查看是否标有保质期内的活菌数量和保存条件。
提醒 单纯补充一种意义不大
仁济医院消化科在国内较早且持续开展了肠道菌群研究,发现它们与胃肠癌早诊和预防有关。但陈萦晅表示,治疗疾病使用的益生菌药物可以改善某些患者的症状,对健康人并无明显作用。如果没有觉得不舒服,无须在意肠道菌群状况,更不必专门去检测。
益生菌种类很多,功效各不相同,单纯补充一种并没有太大作用。“在肠道内,菌群按一定比例组合,彼此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单独补充某一类菌,它是不是能在机体内长期稳定存在都要打个问号,更别提发挥特殊功效了。”陈萦晅告诉记者,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人体保持肠道菌群均衡的关键,烟酒、腌制食品都有可能“杀伤”肠道菌群。适当的运动、健康的作息也很重要。另外,她还建议大家,慎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因滥用药物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调节肠道菌群是否可以延缓衰老?对这一热门话题,仁济医院消化科医生谢元鸿在一篇科普文章中指出,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紊乱与令机体衰老的相关疾病有关联,甚至检测出某些特定细菌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提前判断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但这些都还处于研究阶段,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找到更多数据和证据,并找到干预方法。
两位医生都表示,与其那么在意益生菌的效果,不如更加注重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膳食、积极运动,保持充分睡眠和良好心态,这才是我们拥有健康肠道菌群的秘诀。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50元跟1180元一样?这是给雪乡招黑
- 英媒梳理:谁可能接替苏纳克出任保守党领袖?
- 中新健康丨中国疾控中心:进入夏季需关注手足口病、百日咳等疾病
- 巴黎圣母院大火五周年:修复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 “探元计划2023”探索文化数字化项目共创落地新途径
- 西藏产权交易中心成立拉萨房产签约服务中心
- 第四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
- 已回收85吨!日本一渔港发现大量死鱼
- 百万博主“小万姑娘”:汉服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 西藏定日夜间气温较低 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启动
- 报告称全球变暖导致非洲西部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 山西省人大代表陈榆:借势“银发经济”促进内需消费
- 7月新疆独库公路“堵哭”:民宿一房难求,导游戏称“羊圈都住满了”
- 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00000个!
- 爱立信:中国将率先进入5G下半场
- “新雪季”新疆阿勒泰市用冰雪做产业“加法”
- 韩国多地受臭虫侵扰 首尔市政府拨款5亿成立应对小组
- 中国五大银行加速跟进房地产融资“白名单”
- 赣鄱生态行:望仙谷“蜕变记”
- 东盟各国青年代表聚首羊城 共议科技创新赋能青年发展
- 热门推荐
-
- “中国元素”牵手第32届东南亚运动会精彩亮相
- 落在新旧夹缝中的国漫“封神宇宙”
- 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恢复向好 企业效益加快恢复
- 190件吉祥文化主题展品长沙“喜相逢”
- 深度关注 | 5.5%: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 江西德安:解燃眉之急纾企业之困 为港澳台侨资企业保驾护航
- 当中秋遇上国庆 各地文旅“盛宴”等你来打卡
- 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何以有为”?第十六届黄帝文化论坛开坛
- 全国首个金融领域ESG数据评价服务标准化试点落户北京
- 外媒:乌克兰称“没有参与”对克宫的无人机袭击
- 菲律宾将持续建设卡迪瓦门店以促进食品价格可负担
- 强震致土耳其逾3.8万人遇难 联合国发起10亿美元募捐
- 森林消防的“炊事能手”:队友离不开的人
- 集结中外导演 12部原创动画短片呈演国漫新姿
- 中国经济向“新”力丨实验室开门引八方来客 魄力求变打开发展新空间
- 三大造船基地造船指标积极向好 高质量发展驶出“新航迹”
- 新资源、新资产、新资本 数据要素赋能中小企业创新
- 青光眼为何“偏爱”高度近视者
- 《问心》研讨会举办: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 前海人寿积极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