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21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78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81129亿元,同比增长8.7%;非税收入35655亿元,同比下降3.7%。
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受益经济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2023年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
与此同时,2023年财政支出持续加力,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574亿元,同比增长5.4%。重点领域保障有力,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9%、教育支出增长4.5%、科技支出增长7.9%、农林水支出增长6.5%、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7%。王东伟说,2023年年初,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
对于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王东伟表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财政收入将会继续恢复性增长。从财政支出看,将继续保持必要强度,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将保持一定规模。
今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王东伟强调,财政部将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适度加力主要包括,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释放积极的信号;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提质增效就是要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实现更高效益。着力做好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逝世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秀会落幕 两岸“新秀”谈突破冀交流
- 伊朗和苏丹宣布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 我国外贸实现平稳增长 规模持续扩大 结构不断优化
- 中信证券发行不超20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获证监会同意注册
- 土耳其发生5.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中日韩学子同上一堂课 以美食和书法寻“精神故乡”
- 广西“33消费节”促本地夜经济独特魅力释放
- 北京电梯保有量达31万台 发布住宅电梯使用单位合规指引
- 北京舞蹈学院BDA舞蹈论坛首推“学术月”
- 特写:老兵“回家”之路 两岸团圆归途
- 日本冲绳一市长公务出差时在酒店死亡 或为因病去世
- 杭温高铁全线“电通” 助力长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
- 阳性感染者什么情况下可返岗复工?北京最新通报
- 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已准备好与特朗普对话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 山西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53家保险公司“支招”
- 两岸媒体探访“车轮上的重庆” 为台湾汽车产业发展寻良方
- 王辰: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将成主流社会事业
- 北京: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家装消费的信贷支持
- 热门推荐
-
- 人民币“破7”后,还有多少升值空间
- (新春走基层)家乡里的年味 山西长治五代人传承油茶技艺
- 从偏远湖区到“小确幸” 武汉边陲小镇破题蝶变
- 山东河湖治理“内外兼修” 保安澜增颜值促和谐共生
- 广汕高铁上的“钢轨打磨师”:冒着高温酷暑 争分夺秒完成任务
- 湖北加速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 福州国际“渔博会”:推动东盟与中日韩海藻合作与发展
-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考察调研红石新能源:打造互利合作新亮点
- 日本民众东京街头举行抗议集会 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 雷佳音六页纸台词感动全场 被赞“说到观众心坎里”
- 前5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5% 行业景气尚处扩张区间
- 江西九江:备战“双十一” 企业生产忙
- 上半年GDP30强城市洗牌:杭州再超武汉,南通合肥挺进前20
- 大地震13年后,福岛从日本“鬼城”变成了世界“伤口”
- 税务部门再公布5起未按规定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案例
- 山西运城盐湖关王庙因何被称为信义财神庙
- 春秋航空2024“沈沪甬兰”四地联动包机首航桂林
- 陕西延川对新泰煤矿闪爆事故7名负责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甘肃武威: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六成以上
- 近半数受访青年希望农村彩礼在10万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