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藏土特产”走红 本土鹅肝、鱼子酱摆上大众餐桌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夏宾)哈尔滨,这个冬季中国的网红城市,不仅带火了大江南北对冰雪旅游的热情,也让黑龙江省的蔓越莓“出圈”,网友评论道:“原来蔓越莓咱们家门口就能产!”由此,一大波中国的“隐藏土特产”开始走进大家视线。
30日,电商平台淘宝发布的“隐藏土特产”报告称,根据2023年平台上农产品的销售规模、消费规模、新增开店量等数据,共整理收录了全国范围内102个和蔓越莓一样还待打开知名度的“隐形土特产”。除了前段时间被网友们陆续发掘的六安鹅肝、铜仁抹茶以外,齐齐哈尔的和牛、云南腾冲的蟑螂干也不断刷新着网友们的认知。
松露和鹅肝、鱼子酱被誉为世界三大珍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通常和“进口”“高价”联系在一起,在高级餐厅里以克重点单,成为不少人望而却步的菜品。而今,高端食材依然是老饕们的心之所好,但这些食材的国产化却给了食客们更丰富的选择。
国产培育的鹅肝、和牛、鱼子酱等高端食材在安徽、山东、浙江等多地“安家落户”,规模化培育下,价格也统统被“打下来”。上述报告显示,产自国内的鱼子酱、鹅肝、抹茶等食材价格只是进口食材的一半左右,更具性价比的国产高端食材被端上万千百姓餐桌。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黎攀表示,中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仍有许多未被开发。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实现产业化,打造受消费者欢迎的爆品,对地方利用当地特色优势资源,精准实现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收录王蒙、梁晓声等32位作家自选作品 经典中短篇小说集“年轮典存”丛书出版
- 汇聚京津冀好戏 北京演艺集团新春贺岁演出季将启
- 北京义务教育阶段以登记入学为主 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
- 坚持“房住不炒” 北京发布2024年度拟供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项目信息
- 2023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34%
- 五十载创作汇聚成集 中央民族乐团为老专家刘麟推出《诗雨拈花录》
- 西安市喂子坪村山洪泥石流已造成2人死亡16人失联 抢险救援正在进行
- “时间银行”+环保行动:台湾社区营造师的新探索
- 当福建遇见亚美尼亚:文物“对话” 美美与共
- Leader发布中文名“你的” 期望年轻人将个人灵感融入生活
- 兰州警方:一女子用生理盐水假冒HPV疫苗,涉及受害者160余人
- 直播间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新疆妇联发布2023年16项重点民生工作
- 理财登记中心调研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
- 电视剧《驻站》开播 于小站风云中奏响凡人心曲
- 连云港海事局:黄海南部一船沉没,过往船舶注意避让
- 来华过年成热潮!多国游客期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行”
- 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 你的腰还好吗?
- 共创汽车新未来,丰田智电升级亮相2024北京国际车展
- 内蒙古发布两项氢能产业重要文件
- 热门推荐
-
- 暴雨袭粤:逾百个预警生效 广州启动两个应急响应
- 东方舞舞者李艳文:以舞为媒促中外文化交流
- 黄山旅游节在千年古城歙县开幕: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 “文学新浙派”发展研讨会举行:在召唤中求得文学新变
- 世界多国青少年上海开启传统文化、海派文化探索之旅
- 山西文水:记者直击雪夜“保供电”
- 超龄游客坐雪圈被追尾受伤 雪场一个“没注意”担了七成责
-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朝鲜向半岛西部海域发射数枚巡航导弹
- 犯罪动机、是否有幕后操纵者?韩警方将彻查李在明遇袭事件
- 遇见福建:永定“助餐+”让长者食堂扩面提质
- 气温骤降血压波动大谨防急性主动脉夹层
- 总统弹劾案未通过,尹锡悦能“躲过一劫”吗?
- 直播间卖书会促成作者与读者“双向奔赴”吗
- 锦绣中国年|“龙年非遗大集”亮相香河 荟萃200余非遗项目
- 云南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 深圳地铁11号线二期工程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 中国(湖北)与莫桑比克加强农业等领域合作
- 中国露营热风吹至北疆:“营”来融合新业态
- 律师解读仙剑四番位之争:双方合同均有效
- 华北东北等地暴雨如注 南方高温闷热天气增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