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掂126万亿元GDP的分量
126万亿元GDP的背后,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坚实基础,是14亿多中国人向着更美好生活目标的迎难而上团结奋斗。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实现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发展。
本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中国经济全年答卷。初步核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2023年,中国经济在攻坚克难中走出了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成绩来之不易。126万亿元GDP的分量,不妨从总量、增量、质量3个角度来掂一掂。
总量很可观。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放在更长一些的时间轴来看,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我国GDP相继跨越60万亿元、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100万亿元、110万亿元大关,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在高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我国GDP超过126万亿元,距离迈上130万亿元新台阶仅一步之遥。2023年,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也为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
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回顾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增量并不小。如今我国经济1个百分点增速带来的增量,相当于10年前的约2.1个百分点。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根据世界银行对2023年各主要经济体GDP和增速的预测进行估算,中国经济增量将是美国的1.5倍左右,是欧元区的16.5倍左右。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为中国经济前景继续投下“信任票”。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创造的增量有望大于去年。经济体量的稳步扩大,也将为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质量在提升。经历风雨洗礼的中国经济,不仅“个头”越来越大,“筋骨”也越来越壮实。实体经济根基更稳,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可再生能源总装机2023年内连续突破13亿千瓦、14亿千瓦大关,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大国重器不断“上新”,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产大邮轮驶向大海。内需潜力加快释放,2023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透过数据看未来,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1.4%,分别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9个和8.4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
126万亿元GDP的背后,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坚实基础,是14亿多中国人向着更美好生活目标的迎难而上团结奋斗。要清醒看到,经济总量的持续提升,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虽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经历疫情的冲击,一些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依然存在困难。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前我国经济尚未完全修复至潜在增长水平,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是不能松劲。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实现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洪都拉斯一女子监狱暴乱致41人死 死亡人数或上升
- 合民愿 惠民生 聚民心(共建“一带一路”·“小而美”惠民生)
- 江西立体开放大通道基本形成 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22.5万公里
- 《三贵情史》北京首映礼 闫妮现身支持姚晨新电影
- 辽宁海警局查获两起走私海产品案 查扣38吨海产品案值260万元
- 69个国家地区代表将参加2024亚邮展 规模再创新高
- “流行+戏腔”让中国原创音乐更自信
- 安徽到2025年将打造3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
- 黑龙江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在哈举行
- A股三大指数低开,房地产板块逆市高开
- “百万广东人游新疆”活动在广州启动
- 浙江:用电力变革为城市发展增添一抹“绿色”
- 10万余彩灯挂件贺岁 2025年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将启幕
- 今年前8个月浦东机场海关累计为1273批次ATA单证进口货物提供快速通关服务
- 哈伊高铁最长跨河桥启动架梁施工
- 美籍华人王纯杰百余件书法及篆刻作品山西展出
- 湖南娄底“三电”产业再添新动能 年产千万台电机及配件工厂投产
- 探寻津沽城市文化源头与脉络 《天津之睛》新书发布
- 一架直升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坠毁 机上4人全部失踪
- 河南“五一”揽客超6168万人次 文博场馆人气旺
- 热门推荐
-
- 春运期间南航加密西安至深圳、长沙等航线
- 面对数据偏见,金砖国家应该这么办!
- 当巴黎奥运遇到中国制造
- 辽宁持续优化投资结构 鼓励市场主体加大创新投入
- 探访上海首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子女爱心寒托班”
- 鄱阳湖水位较常年明显偏低 低水态势料将持续
- 图览丨建交60载,中国和法国情谊为何源远流长?
- 千年非遗莲花开 闲庭静听莲花落
- 新雪季 邀请您来吉林赴一场冰雪之约
- 北京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居全国之首
- 报告:近半年网购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
- “雅阁25周年科技展”开展 沉浸式体验雅阁的科技进化实力
- 春运期间琼州海峡过海车辆未预约不得进港
- 中国三部门公布哈尔滨亚冬会税收优惠政策
- 三峡库坝区夷陵:乡村田园与景区合力“带客”
- 2023年度新疆科学技术奖揭晓
- (两会声音)马一德:打造世界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优选地
- 刘斯奋艺文生涯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穗举办
- 【东盟专线】山东烟台至东南亚集装箱新航线开通
- 中国与中亚国家携手应对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