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掂126万亿元GDP的分量
126万亿元GDP的背后,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坚实基础,是14亿多中国人向着更美好生活目标的迎难而上团结奋斗。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实现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发展。
本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中国经济全年答卷。初步核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2023年,中国经济在攻坚克难中走出了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成绩来之不易。126万亿元GDP的分量,不妨从总量、增量、质量3个角度来掂一掂。
总量很可观。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放在更长一些的时间轴来看,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我国GDP相继跨越60万亿元、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100万亿元、110万亿元大关,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在高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我国GDP超过126万亿元,距离迈上130万亿元新台阶仅一步之遥。2023年,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也为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
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回顾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增量并不小。如今我国经济1个百分点增速带来的增量,相当于10年前的约2.1个百分点。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根据世界银行对2023年各主要经济体GDP和增速的预测进行估算,中国经济增量将是美国的1.5倍左右,是欧元区的16.5倍左右。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为中国经济前景继续投下“信任票”。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创造的增量有望大于去年。经济体量的稳步扩大,也将为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质量在提升。经历风雨洗礼的中国经济,不仅“个头”越来越大,“筋骨”也越来越壮实。实体经济根基更稳,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可再生能源总装机2023年内连续突破13亿千瓦、14亿千瓦大关,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大国重器不断“上新”,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产大邮轮驶向大海。内需潜力加快释放,2023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透过数据看未来,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1.4%,分别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9个和8.4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
126万亿元GDP的背后,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坚实基础,是14亿多中国人向着更美好生活目标的迎难而上团结奋斗。要清醒看到,经济总量的持续提升,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虽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经历疫情的冲击,一些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依然存在困难。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前我国经济尚未完全修复至潜在增长水平,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是不能松劲。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实现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铁路今年春运已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
- 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同比增3%至1238吨
- 山西:硬核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台风“卡努”登陆韩国:数百航班取消,逾万人撤离
- 凝聚多方合力 陕西开展“气象+”赋能行动
- 报告:11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成交量同比增长逾47%
- 打通邮轮产业发展堵点难点
- 聚焦北京题材挖掘运河文化 北京曲剧《运河之端有片海》建组
- 云南边境口岸迎来东盟水果入境高峰
- 小事情大民生 多方发力持续提升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
- 福建发力“新基建” 力争2025年5G用户普及率达70%
- 广东东江“十大名菜”“十大厨神”“十大名店”揭晓
- 加拿大宣布扣押并将没收一架俄货运飞机 俄方回应称抢劫
- 超7500吨 我国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日产量创新高
- 福建打造沿古驿道古驿站文旅产品
- 北京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延庆、昌平等个别地区可达大暴雪
- 国际热评:打开网络战“魔盒” 美国监听丑闻再添实锤
- 上半年福建口岸出入境客流同比增长近1倍
- 西班牙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启动
- “不要让千万乡村儿童错过美育”主题媒体沙龙在北京举办
- 热门推荐
-
- 云南丽江至越南胡志明市国际航线开通
- 创业加盟“网红”连锁店 当心被不良商家“套路”
- 中马建交50周年纪念论坛在马来西亚举行
- 韩国误报数起伤人事件导致混乱 民众忧再现持刀伤人
- 七旬老人离家30余载 内蒙古警方跨越1600公里助其寻亲
- 【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圳六个90%的背后
- “萝卜刀”成中小学生新宠?老师提醒:警惕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 2024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取得成效
- 儿童肥胖相关基因变异揭示
- 传统滋补是养生标配 健康消费渐成青年刚需
- 第30届古镇灯博会启幕 21个项目现场签约
- 全国已有近600家辅助生殖机构
- 第六期“睦友乐相知”文化交流项目启动 三千多名巴西印尼教师参与
-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黄草乌江特大桥连续梁左幅中跨合龙
- 浦东首批大闸蟹开捕
- 肯尼亚发生飞机相撞事故致2人死亡
- 经济观察:5月中国进出口增速意味着什么?
- (新春走基层)四川80余支特色龙狮队会聚巴中 集中展演闹新春
- 用废布料做成亚运贺信 浙江环保达人用创意传递再造理念
- 广西乡村藏“古法”酱油坊 “穿越”数十年追忆儿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