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全面体检”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呈现新特点新趋势
人民网北京1月5日电 (焦磊)跨入新年的第一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全国210万普查员将深入企业商户、走访大街小巷,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实现对116万个普查小区的数据采集登记。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国民经济的“全面体检”和“集中盘点”,对于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次全国经济普查在沿袭此前四次普查的基础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普查工作的与时俱进,更体现了国家对于经济数据采集和应用的深度思考。
新增“三新”经济统计 首次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在内容上,本次普查新增了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
具体而言,“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近年来,“三新”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
专家表示,普查把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三新”经济作为普查内容,可以更好地反映这些产业的规模、结构和特点。这为我国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制定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除了新增对三新经济的普查,本次经济普查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是一项经国务院批准的,自1987年起每五年(逢2、逢7的年份)开展一次的大型基础性统计调查,通过投入产出调查收集国民经济每一个行业、每一类产品投入与产出的数据,可以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量化国民经济结构和重要比例关系。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虽然目的不同,但组织流程相似,在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存在重合,在相邻年份相继开展调查既增加基层负担,也不利于调查数据的协调应用。
国务院经普办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刘文华表示,在同一年份统筹开展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是新时期我国统计调查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更好了解国民经济各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更好实现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的协调衔接。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 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原则
首次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意味着普查范围更广泛、内容增多、工作难度加大,需要协同参与的部门更多。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AI、大模型、OCR(光学字符识别)等科技手段正被广泛应用,助力普查效率提升。
刘文华介绍,新形势下,普查对象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行为更加灵活多变,普查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因此,本次普查更加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部门行政记录、大数据手段在普查数据采集和审核中的作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协助查找普查对象,应用手持电子终端、自主填报等方式丰富普查手段,着力提升工作质效。
在过去,一叠叠纸质表格要送上门让企业去填写,后续整理难度较大。本次普查全面支持网上填报、现场采集、自主填报、部门报送等数据采集需求,首次采用微信小程序采集数据,提高数据采集便利性。此外,通过行业智能赋码软件,应用扫描电子、纸质营业执照二维码和OCR识别等技术,有效提高了普查效率。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有力提升了海量普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效率,并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原则,把“牢牢守住数据质量生命线”这一根本要求贯穿于普查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把握源头数据质量。采用入户采集、自主填报、部门报送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普查对象数据,减少数据采集环节人为干扰。加强普查人员管理和培训,提高普查人员业务能力和调查水平,夯实普查工作质量。
严格数据审核检查。强化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功能,对普查数据进行在线“即采即审”,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和多种分析方法开展验证评估。统一组织事后质量抽查,抽取一定比例的普查对象进行数据检查,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严肃普查法纪。严明普查工作纪律,落实普查责任,将相关部门和各地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统计督察。落实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严肃查处普查违纪违法行为。(实习生罗韵对此文亦有贡献)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唢呐成新“顶流” 乡土乐器也能吹出国际范儿
-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100万辆
- 陕西多措并举稳就业 今年1月至10月城镇新增就业39.06万人
- 滴滴与肯德基达成战略合作,在全国上线“打车途中快捷点餐”新服务
- 广东茂名拉开今年龙眼出口序幕
- “循环展示,回归到零” 首届链博会绿色展台搭建培训开启
- 杭州之光City walk线路及中医药养生体验点首次发布
- 浙江乡村观察:美丽乡村“贵”在哪?
- 去年我国新增获认可机构2290家 同比增长15%
- 住房租赁“金融17条”出炉,覆盖项目全周期
- 首届中俄大学生“四创”展览会在黑河启幕
- 黄河下游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
- 窃车犯罪日益猖獗 加拿大官方将举行全国打击汽车盗窃峰会
-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
- 山西长子:古建文化“圈粉” 文明实践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9761亿元 吸引外企在京投资
- 服贸会拟于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 法国担任主宾国
- 美研究:美国枪击事件正变得越来越致命 步枪使用情况增多
- 万名长三角及协作区域职工来沪疗休养交流活动启动
- 青海供销借力“经纪人”10余年累计完成农畜产品销售180亿
- 热门推荐
-
- 宁夏发放首张“五星卡”
-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办中法电影合作研讨会
- 天文大潮+寒潮大风为何会加剧咸潮
- 湖北一古稀老人义务理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 中新真探:接触发霉物品肺里会长霉菌吗?
- 上海音乐厅开启“梦了个梦”沉浸式国风剧场新体验
- 黄渤电影同名音乐剧《一出好戏》主演见面会登陆广西南宁
- 云南省友协5年在17国实施“小而美”项目 260余万人受益
- 安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战新产业企业近6800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川渝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农业
- 广州9区全域禁销禁放烟花爆竹
-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
- 研究发现:适度运动对癌症患者有益
- 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顺利回国
- 中国多部门加强联合监督执法 严打医疗执业违法违规行为
-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将执飞沪港定期航班
- 美大型科技公司业绩参差不齐
- 金锋成为恺英网络实际控制人 公司治理迈上发展新台阶
- 杭州亚运会博物馆迎首批“橙衣客”
- 共赴丝路之约 陕西“多元蓄能”推进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