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实现粮食产量目标
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预期目标的提出,有助于稳预期,提信心,端牢中国饭碗,增加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为有力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供坚实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粮食安全作保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预期目标的提出,有助于稳预期,提信心,端牢中国饭碗,增加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为有力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供坚实支撑。
确定粮食产量预期目标,努力就有了方向。我国粮食产量自2015年首次突破1.3万亿斤以来,连续保持9年,并且从2015年的13209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908亿斤,9年增加了699亿斤。这也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受耕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增产难度越来越大,进入瓶颈期。要实现预期目标并在产量上有所突破,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生产存在争地矛盾,粮经作物争地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科技支撑后劲不足,粮食作物的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还存在较大差距;极端天气、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强,应急防控、抗灾减灾能力有待加强;主产区与主销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种粮收入增长乏力。须强化政策实施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突破瓶颈制约,稳定产量,力争多增产。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2023年粮食高位增产的关键,是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升,有效对冲了极端天气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2024年,要持续强化政策供给,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方面,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增单产方面,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在2023年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近年来,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严重威胁粮食生产。粮食作物灾情监测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长期疏于管护、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灾害预警预报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都是造成灾害损失扩大的重要原因。有关部门要时刻紧绷防灾减灾救灾这根弦,未雨绸缪。因地制宜制定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防灾减灾预案,有效避灾、科学防灾、精准抗灾。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增强粮食作物灾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推动粮食生产从“看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修复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沟渠疏浚以及水库、泵站建设和管护,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
健全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主销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产销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影响主产区重农抓粮积极性,还会抑制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国家在不断完善中央对主产区纵向利益补偿机制的同时,要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积极探索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进一步缩小产销区经济发展差距。这样,主产区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心全意发展粮食生产。
面对种粮农民增收乏力问题,要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已经构建起“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种粮不亏本、有钱赚。今年秋粮上市以来,粮食价格呈下行态势,为了防止“谷贱伤农”,有关方面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在黑龙江等地及时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卖得好。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引导粮食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向主产区产粮大县聚集,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有序引导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新的一年,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慧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见闻)“洋媳妇”当博主:用短视频记录中国乡村生活
- 第126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 【我们这些年俗】腰鼓闹春
- 对华半导体管制升级,“从1到100”国产替代在路上
- AI眼中的中国丨顶流团宠带你展翼蓝天
- 强震已致土叙逾2.1万人遇难 古特雷斯吁勿让制裁妨碍救援
- 广西防城港海警局连查7起涉嫌走私案件 总案值约158万元
- 外媒:一客机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机场着落时起火
- 国际清算银行宣布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毕业”
- 云南成立新医科教育联盟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 血氧仪价格暴涨过后:春节前后拿货价差近1倍 10元可批发
- 利用气候资源 发展绿色产业
- 农业农村部:稳定肉牛生产发展
- 第四届中国早茶文化节启动
- 聚焦青年创业 电影《青春几回合》开机
- 全国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三清山 研讨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
- 2024年四川外贸进出口再次迈上万亿元台阶
- 哈马斯代表团离开开罗,加沙停火谈判处于关键阶段
- 校企医打造协同育人机制 促进“AI+医学影像”发展
- 聚焦“她经济”:2024中国品牌节女性论坛5月中旬在京举行
- 热门推荐
-
- 国家气候中心:本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4月前后结束
- 浙江杭州强化涉网司法建议 助网络社会“治未病”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白菜喜丰收 鼓起村民“钱袋子”
-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霙病逝 享年66岁
- “摩羯”或是近十年影响海南岛最强台风 海南积极应对
- 中新健康|专家:新技术、新研究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应有慢性病心态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大运会火炬手樊建川:我是奔着火炬来的
- 武汉东湖“对话”瑞士日内瓦湖 共话绿色未来
- 新疆兵团积极布局发展低空产业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波创新劳务专员机制 让招聘“触角”伸得更广
- 乡约福建:杜鹃花开迎客来 “小高速”开启致富路
- 福岛核电站一名工人受伤 已被紧急送医
- 中国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
- 挠力河保护区举行野生鸟类放归活动 7只东方白鹳飞回大自然
- 广西北部湾港“牵手”深圳港增强港口国际竞争能力
-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今年已发生18起空中返航事件
- 联合国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
- 癸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在湖北随州举行
- 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开幕 12组澳门原创乐队登台献艺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重返12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