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双碳”将带动前沿性、颠覆性、系统性技术创新
中新网成都12月24日电 (单鹏)2023天府碳中和论坛24日在成都举行。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双碳”将带动实验室技术创新和平台技术转移向着更加前沿性、颠覆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
2023天府碳中和论坛24日在成都举行。 (天府永兴实验室 供图)
当前,中国在“双碳”关键领域技术研发与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相比全面支撑引领“双碳”目标实现,现阶段技术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寻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与会专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表示,“双碳”的主要任务是终端全面电气化,要采取集中和分布相结合,发展以风光电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基于热泵技术,充分利用人类活动排放的余热建立新型零碳热力系统;建立基于生物质、商品燃料和弃风弃光电力制氢的新型燃料供给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谢和平认为,技术突破是“碳中和”的核心变量,要特别发展“从0到1”的技术。据了解,谢和平团队已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矿化发电、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发电新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发言称,要研发出更多新技术满足“碳中和”需要,比如太阳能电池板的回收利用,碳储存、碳源、碳汇的验证技术,能够精确计量碳排放或碳汇的高端分析仪器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地质和开发专家李阳分享说,油气行业正在构建以绿色化和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新技术体系,推动实现油田绿色低碳发展和近零排放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高翔认为,要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撑“双碳”技术发展,“从未来30年之后来看今天,一定会有很多新技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来袭,群众人财物损失怎么办?
- 希腊移民船倾覆事故9人被逮捕 涉嫌组织犯罪和非法贩卖移民
- 武夷非遗走进厦门大学 邀约“全球学子游武夷”
- 以军称“精准打击”真主党中央总部,杀死其导弹部队指挥官
-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死”教训惨痛
- 一座“空中菜园”的“双碳”之路
- 中新真探:豆子的凝集素会引发肠漏,要少吃豆子?
- 旅游城市花式“出圈”的启示
- 热销品类卖断货!这项2.5亿人参与的运动太火爆了
- 跋山涉水踏勘文物,他们在路上|文化中国行
- 参观高校,重在体验而非“买买买”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遏制不健康饮食 扭转儿童肥胖趋势
- 山海携手十一载 广州黔南州结情缘
- “十一”假期民宿出游报告:东北与西北城市民宿预订量大幅增长
-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中阿旅行商大会在银川开幕
- 新疆油田首个稀油光热利用项目正式投产
- 包银高铁惠银段启动接触网热滑试验
- 暴雨蓝色预警 四川27736人提前避险转移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当阳:小流域综合治理“盘活”乡村经济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西夏文化
- 热门推荐
-
- 广西部分河段实施水上交通管制 渡口停渡船舶停航
- 女大学生摆摊卖糖葫芦被壮汉轮番威胁?广西南宁警方回应
- 切实做到文明养犬依规养犬
- 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 商务部回应
- 万科郁亮:住房需求不会消失,未来住宅建设中枢或在10亿至12亿平方米
- 济南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切实保护家暴受害人人身安全
- 国际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点燃非洲实现现代化的信心
- 重庆2023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超6800亿元 同比增长31%
- 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 重庆一季度GDP达7232.03亿元 经济实现“开门红”
- 360余个参赛项目超700名专家和选手齐聚沈阳 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 多地“捐精”倡议背后:捐献通过率到底是多少?
- 夏季霍乱高发谨防病从口入
- 辽宁:120余件化石还原中生代时期生物乐土
- 剧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 海定则波宁,健康传中国|毛铺草本中国行走进宁波
- 监管新规出台,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新上市企业主力军
- 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起重设备应用技术赛项在天津港开赛
- 海南多举措提振离岛免税消费 擦亮“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