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双碳”将带动前沿性、颠覆性、系统性技术创新
中新网成都12月24日电 (单鹏)2023天府碳中和论坛24日在成都举行。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双碳”将带动实验室技术创新和平台技术转移向着更加前沿性、颠覆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
2023天府碳中和论坛24日在成都举行。 (天府永兴实验室 供图)
当前,中国在“双碳”关键领域技术研发与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相比全面支撑引领“双碳”目标实现,现阶段技术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寻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与会专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表示,“双碳”的主要任务是终端全面电气化,要采取集中和分布相结合,发展以风光电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基于热泵技术,充分利用人类活动排放的余热建立新型零碳热力系统;建立基于生物质、商品燃料和弃风弃光电力制氢的新型燃料供给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谢和平认为,技术突破是“碳中和”的核心变量,要特别发展“从0到1”的技术。据了解,谢和平团队已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矿化发电、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发电新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发言称,要研发出更多新技术满足“碳中和”需要,比如太阳能电池板的回收利用,碳储存、碳源、碳汇的验证技术,能够精确计量碳排放或碳汇的高端分析仪器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地质和开发专家李阳分享说,油气行业正在构建以绿色化和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新技术体系,推动实现油田绿色低碳发展和近零排放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高翔认为,要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撑“双碳”技术发展,“从未来30年之后来看今天,一定会有很多新技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南等地降雨持续 2024首场寒潮蓄势待发
- 浙江湖州:花甲老人千里寻亲66载 一波三折终圆梦
- 鲁迅的买书与卖书
- 山西太谷:“农文旅”融合“融”出和美乡村好风景
- 菲律宾金达沃省发生5.3级地震
- 来穗“小候鸟”走进广州实验室感受科技魅力
- 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首个标段贯通
- 山西“全国百强区”的进击:以营商环境竞逐“双循环”发展新赛道
- 当造野菌香四溢
- 计划投资超1亿元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开工
- 贵州脱硫石膏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试水”东南亚建材市场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将建造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智能超大型油轮
- 普京:当今世界局势紧张主因之一是个别势力谋求搞排他性
- 美国需要反省自己!大部分黑人对实现种族平等不抱希望
- 干眼怎么破?
- 香港教大与清华大学签合作协议促学术交流
- 持续贬值!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58
- 第八届“为你诵读”杯全国总展演在京举行
- 遗传疾病诊断速度大幅提升
- 武汉实施四大行动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热门推荐
-
- 上外新闻传播学院迎来建院40周年 着力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 逐梦空天 重庆市首届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精彩上演
- 直播带货风行之下,什么样的书才能“破圈”?
- 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
- 经济学家:美联储明年或降低利率1个百分点 美经济衰退可能性仍接近50%
- 天气转凉 这样养护“肺”常重要
- 展开地方文明史之探险地图《误入孤城》研讨会举办
- 中东部强降雨强对流齐上阵 明起冷空气南下促降温
- 送首付还返1年月供!“零首付”危险游戏加码,背后藏着哪些猫腻?
- 愈演愈烈!一图梳理叙利亚局势升级时间线
- 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发生7.7级地震
- 首钢园内石景山古建群将有序开放
- 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打造企业共享服务链 推动平台经济服务升级
- 聚焦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启动
- “大模型+小应用” 京东云激发AIGC生产力
- 畅达的救援之路:心和胃,一路向暖
- 联合国糖尿病日:你的肚子要是长这样,就要小心糖尿病!
- 江西儿童孤独症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畴 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负担
- 韩媒:首尔地铁发生撞轧死亡事故 多班列车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