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工交船共达58艘 上海三大船企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中新网上海12月24日电 (谢梦圆 何宝新)2023年,对上海船舶工业来说是特别的一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齐头并进,完成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造,年度交付6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实现异船同坞和6批次高端船舶出坞等一系列重要生产任务。
据统计,上海三大船企今年完工交船达58艘,新接订单达75艘、累计手持订单超210艘,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5%。三大船企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
创造新成就,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成为2023年上海乃至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最大成就。
“爱达·魔都号”历经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外高桥造船全力攻克了邮轮巨系统工程复杂组织管理和关键技术难题,最终按期完成了建造任务,实现了中国邮轮研制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爱达·魔都号”的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又一次成功摘取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上海成为全球唯一一座可以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城市。目前,大型邮轮2号船正在抓紧建造,计划明年4月下坞搭载总装。
呈现新亮点,大型LNG船建造能力全面提升。今年以来,沪东中华和江南造船不断完善大型LNG运输船关键物资保供和配套供应链建设,不断加强管理提升、技术创新和专项工程能力建设,全力推进提升工程。
其中,沪东中华完工交付的一艘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创下了码头系泊试验仅5个月,5.5天完成常规和气体“二合一”试航,总体建造周期17.5个月,液货舱殷瓦钢焊接密性检测4次零漏点等一系列历史新纪录,并创造了全年交付6艘LNG运输船的中国造船新纪录。而江南造船创新建造方法,全力推进17.5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首制船生产节点,完成了首制船液货舱过驳下水。
目前,上海业已形成沪东中华引领、两大船企携手的大型LNG运输船规模建造态势,进一步夯实了上海作为中国大型LNG船建造中心的地位。
实现新突破,中高端船型占比显著提升。在三大船企今年全年完工交付的58艘商品船中,中高端船型占比首次突破90%,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包括全球最大双燃料动力第四代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全球最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型13000TEU大型集装箱船、全球最大24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世界独创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等一批高端船型。
值得关注的是,沪东中华建造的LNG运输船实现了2个月交付一艘的新目标,江南造船平均1.3个月交船一艘,外高桥造船建造的7000TEU中型集装箱船月均交2艘。上海三大船企全面开启品牌船型节拍化、批量化交付新局面。
扩大新优势,经营接单全面开花。今年以来,在国际船舶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的情形下,上海三大船企联手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和科研院所,主动应对新形势、主动结识新船东、主动推介新船型。
全球最新一代“长恒系列”双燃料动力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17.5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10800车位超大型汽车运输船、全球最大升级版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和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等一批高端船型订单相继被上海三大船企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一批新船型也获颁国际船级社的原则性认可证书(AIP)。如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级核动力集装箱船、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中国迄今研发的最大4万立方米液氢运输船,以及16000TEU氨动力大型集装箱船、8.8万立方米液氨运输船等,彰显了上海船企强大的研发设计实力,进一步增强了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竞争力。(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成渝号”盾构机刀盘安全吊装下井
- (身边的变化)小辣椒串起联村集体经济 “百万村”触手可及
- 1、2、3、4、5、6、7……每一步后退,都是善良!
- 冰冷的石头会唱歌:复原湖南远古人类历史
- 国际识局:数千人死伤!传呼机、对讲机变炸弹,新“战争手段”出现?
- 虾兵蟹将上演“江湖争霸” 浙菜以舌尖共鸣讲述创新故事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中信碳账户”入选《2023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蓝色港湾的“绿色”之路
- 学者: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洲将面临“副作用”
- 山西寿阳: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以打工为名偷猎野生动物 5名犯罪嫌疑人被青海玉树警方抓获
- 纷纷标榜“美食第一” 外卖平台上“吹牛”的真不少
- 长江舵手王荣达:29年来为中外船舶引航72万公里 可绕地球18圈
- 从一骑红尘到生鲜冷链 南国佳荔借电商鲜遍全国
- 黎外长: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遇袭身亡前同意暂时停火
- 多国领导人就西藏定日县地震向中国表示慰问
- 新疆题材电影《喀什古丽》亮相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 《自然》最新论文:2023年夏季是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两千年来最热夏天
- 广府庙会落幕 吸引超过四百万人次参与
- 热门推荐
-
- 超十万莫斯科人参与熊猫取名投票 “喀秋莎”领先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证监会:推动建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
- 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专家建言保障低空安全
- 陇港合作升级携手寻机遇“并船出海”拓国际市场
- 国家气候中心:7月我国中东部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
- 哈马斯、以色列最新动作,加沙停火谈判能否重启?
- “百媒百眼看三江”媒体行在青海西宁启动
- 广东广西等地有强降水 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 浙江湖州东盟海外营销中心在泰国启用
- 中疾控专家:本轮流感高峰在部分省份已开始下降
- 书香沁润全民阅读 “听书”和“视频讲书”成中国国民阅读新选择
- 一图看懂丨预防呼吸道疾病,这样选择和更换口罩
- “中泰一家亲”迈入“免签时代”
- 伊朗称向以色列发射200枚导弹
- “2024西班牙中国文学周”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开幕
- 联合国经社部非政府组织处一行到访中外珐琅美术馆期待更多交流
- 宁夏启动重点客源市场校园宣传推广活动
- “家门口的长者学堂”:广州开设试点助力老年教育
- 画家张鹰油画作品展 再现西藏过去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