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2023:解难题、稳预期、拓新局
(年终特稿)中国民营经济2023:解难题、稳预期、拓新局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中国民营经济2023:解难题、稳预期、拓新局
作者 陈建新 刘舒凌
前三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实现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面对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国内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持续展现韧性与活力。
解难题:关键时刻“拉一把”
2023年,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疫情产生的“疤痕效应”仍待消除,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尚在,民营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转型升级难度增大、融资难融资贵未解等突出困难。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战胜困难、恢复增长,既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转型创新,也需要政府部门关键时刻伸手“拉一把”,从营商环境整体优化到财政、金融、税收等精准发力,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持体系。
海内外均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国官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如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等。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驱动的91科技集团,今年陆续在重庆、成都、深圳建立分支机构。集团董事长许泽玮介绍说,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和“放管服”改革,企业税负大幅降低,增加了现金流,也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0月就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复记者提问时介绍说,一个面向5.9万户小微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企业生产订单情况、经营情况总体改善,景气指数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
稳预期:“1+N”与政策统筹
“中国经济的难点主要在民营经济,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民营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点也在民营经济。”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庄聪生回应中新社记者,抓好民营经济,就是抓住中国经济的“牛鼻子”。其中最重要工作,是稳定企业家的信心,稳定其市场预期。
方针政策稳定、营商环境公平、政府部门守信、个人财产安全,无不关系到民营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今年7月,被外界视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纲领性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目前已出台的政策呈现鲜明的‘1+N’的特点。”李志起认为,《意见》属于新时代民营经济的顶层设计,各个部委分别出台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从上至下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政策措施如何切实落地,是民营企业家关注重点。
“下一步,要在政策统筹上下功夫,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潘士远分析,中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为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一致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营经济工作涉及范围广、行业领域宽、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海内外观察家分析该局职责,多认为“统筹”“协调”是关键词,这意味着未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将更为注重各方协作、发挥政策合力,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拓新局:创新转型,应变求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营企业借助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民营企业也要应变、求变。
今年10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中国民营企业意识到,不具备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事卫浴产品研发制造的九牧集团,目前在全球已设有16个研发中心、15家高端数智工厂,与3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合作,加速全球化布局。“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积极修炼‘内功’。”集团董事长林孝发向记者介绍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直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面对当下复杂的内外部市场环境,对内优化资源配置,对外开拓市场、把握机遇,潘士远说,民营企业真正发挥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的作用。
2023年,扛住多重困难,中国民营企业化压力为动力,正在为下一阶段的蜕变和新生积蓄起关键能量。(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将深化民营经济、投融资、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
- 中国海警完成2023年北太平洋公海渔业执法巡航任务
- 武汉加强网约房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 青海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
- 吃金桔可以治疗咳嗽吗?
- 起底“蕉下”们的防晒大生意
- 广西钦州海关多举措助力钦州加工贸易提档升级
- 法国骚乱蔓延至邻国 姆巴佩发声呼吁结束暴力
- 将司法责任制落实到各个办案环节
- 国庆节忙着参加婚礼 “份子钱”成沉重负担
- 近700名学生集体退学 把办学当生意是在坑学生
- 印尼塔劳群岛发生5.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广州当代杂技剧《化·蝶》亮相澳门
- 单霁翔:文物需要有尊严 进入人们现实生活才会神采奕奕
- 骑行5分钟锁车20多分钟 共享单车停车点停车难背后
- 超市分切水果引担忧:早晨切的西瓜,傍晚还新鲜吗?
- 【寻味中华丨文博】岳麓书院:百年实事求是,千载弦歌不绝
-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开幕:“我们没有时间浪费”
- “互联时刻”公益慈善主题沙龙在浙江乌镇举行
- 洛阳理工学院一大二学生坠亡 曾称“隐私被发群里”
- 热门推荐
-
- “在场——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暨第六届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将启
- 【东盟专线】印尼发现5万余年前洞穴壁画
- 商务印书馆发布2023年1月十大好书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再续前辑
- 上海评弹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上演快闪音乐会
- 特朗普与哈里斯首场辩论开始 美媒:最引人注目的时刻
- 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在慕尼黑举办
- 贵州桐新高速公路芭蕉湾特大桥贯通
- 西安出台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 新建商品住房不再实施价格指导
- 桂林开展“红色+”研学旅游“春之旅” 打造红色精品旅游
- “3.5分饭店”走热 年轻人为何“反向种草”中低分饭店?
- 全球首个商查大模型:“天眼妹”可信商业助理发布
- 日本船企子公司涉嫌数据造假超20年 相关部门展开调查
- 上海援青医疗团队万米高空上演“生死营救一刻钟”
- A股全天成交超2.6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 美媒漫画讽刺美向乌提供集束弹药:“美国道德地位”破烂不堪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科技小院成高校学子暑期“试验田”
- 一年拦截1.1亿次非法攻击,番茄小说上线千余条策略打击盗版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重庆涪陵榨菜:百年老字号走“新路”
- 捷报连连、数据“火热”,中国经济向前“进”有支撑、底气足
- 大尺度揭秘骇人内幕!“看完,我想下载反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