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是推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也是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重要工程。要积极开拓思路,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不断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要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各地地域文化鲜明,拥有多种多样、富有魅力的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现实收益的路径不断拓展。一些地方用好曲艺、社火等文化资源提升辨识度,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塑造和强化了自身的地域文化形象。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经过严格遴选产生,在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依托羚羊寿渠引黄古灌区黄河水车遗址等特色文旅资源,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业态,正在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要因地制宜,不断彰显文化特色。文化包括文化载体、文化内核等方面,因此既不能忽视外在形态,又要抓好内容建设。作为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乡土文化活力的具体行动,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应该围绕创意设计、演出、音乐、美术、手工艺等重点领域,借助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例如,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近年来就以“千年古县、文化隆德”为品牌,加大文化产业培育力度,重点发展以书画、非遗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休闲、艺术培训、文旅推介等产业,累计培育旅游示范村10多个。
要把务实干和用巧劲结合起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耐心引导、支持。不能一味追求规模、贪大求全,更不能照猫画虎、邯郸学步,以免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产业脱离实际。与此同时,要善于巧妙挖掘特色需求,通过将部分农产品变为文化产品、让部分农民转化为文化工作者,不断寻找和放大文化价值。比如,一些地方葫芦虽然产量大,却往往只被做成应季蔬菜或晾干剖成水瓢。而一些地方精选葫芦品种,挖掘葫芦承载的“福禄文化”,将造型独特的小葫芦制成文玩,将外形俊美的大葫芦刻画图形制成摆件,应用场景便从厨房延展至书房。看来,由于被巧妙地赋予了文化意涵,同样的物品就可以从论斤卖变为论个卖,数倍乃至数十倍地放大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杨开新
杨开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与东帝汶签署航空运输协定
- 英国央行行长:利率将会逐步降低
- 700年时间“画”了什么样的一条线?
- 触网上“云”赋新能 宁夏枸杞别样红
- 22万种中外图书将亮相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发展壮大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
- 俄方:关注并希望叙利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
- “因循”而不“守旧” 青海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的新传人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范围扩至11省份
- 韩警方确认演员李善均死于车内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十万列 “钢铁驼队”迈上新台阶
- 《志愿军:雄兵出击》高校路演 以青春致敬最可爱的人
- 新疆上半年外贸总值创十年新高 中亚五国份额居首
- 海南着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合肥至新加坡航线开通一周年:入出境旅客持续增长
- 北京出版集团携“北京文化书系”等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 泰国前总理他信被起诉并获准保释
- 韩最大在野党将向公调处举报总理韩德洙涉“内乱罪”
- 青海:融多元产业体系促发展 筑人力资源服务新高地
- 员工不敢休,企业担心被滥用,“痛经假”如何“无痛”落地?
- 热门推荐
-
- 【绘梦丝路·文萃篇】以“和”为弦 东西文明共奏和合乐章
- 江西文联举行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 呼吁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
- 国家图书馆获捐《红旗颂》手稿等540余种重要艺术文献
- 福州市儿童友好城市LOGO标志及IP形象发布
- 前8月中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逾8% “千亿房企”数量增多
- 台湾14位戏曲新星将同台拼戏
- 澳媒:中国买家回归推动澳大利亚房市复苏
- 金鸡湖美术馆十年:打造国际化与开放性的时空优势
- 报告:目前三四线城市消费提升效果比一二线城市更明显
- 法医秦明:开始写故事是因为“委屈”
- (人权行动看中国)新疆社区推行家庭医生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 (投资中国)大陆集团:深耕中国30年 未来仍有扩建计划
- 东盟与中日韩产供链对接系列活动促超6亿美元意向合作
- 泰国清迈化学品爆炸致2死2重伤
- 推进海外仓建设 跨境电商再迎利好
- 律师解读店铺标错价格损失3000万元:满足这些条件,合同可撤销
- 每小时制水5吨 “移动水厂”确保涿州饮用水高质高量
- 北京门头沟城区公交线网全面恢复 山区线路开通3条
- 第6架!也门胡塞武装称又击落一架美“死神”无人机
- 上海口岸迎来首批进口马来西亚鲜食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