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加强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
中新网德阳12月8日电(单鹏)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技交流会暨猕猴桃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8日在四川德阳举行。来自中国、新西兰、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围绕猕猴桃育种、淹水反应、溃疡病防控等话题开展探讨。
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会上,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志介绍称,今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签署了新一轮《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协议书》,将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联合开展猕猴桃优势基因发掘及功能解析等基础研究;二是联合开展溃疡病等猕猴桃潜在重大病虫害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三是联合开展果园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测试;四是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及打造“一带一路”猕猴桃创新高峰论坛品牌。
“猕猴桃领域的合作是新中两国在科研领域的代表性合作之一。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和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之间的合作也有3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30年里,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成果丰硕。”新西兰驻华大使馆科技创新参赞陈荣恩表示。
早在1993年,四川与新西兰就开启了猕猴桃研究交流。30年来,双方在猕猴桃科研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领域交往频繁、成效显著。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四川与新西兰猕猴桃的产品收获时间和市场体量具有高度互补性,为双方猕猴桃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4年,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立。该联合实验室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在生物育种、产业关键技术、平台团队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该实验室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建成高标准核心实验室2000平方米,在德阳建成田间生产实验室1500平方米、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及杂交育种基地500亩、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000亩。
据了解,猕猴桃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四川猕猴桃产业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量44万吨,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德阳是四川猕猴桃产业重镇,现拥有猕猴桃种质资源500亩,保存种质资源1700余份,其中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量占世界90%以上,拥有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警察入职培训时长不如水管工?
- 琼州海峡启动复航专班支援海南救灾复产
- 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见王毅
- 宁夏: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部经济困难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二十五期)国债(7年期)
- 太原海关在进境寄递渠道截获“异宠”昆虫
- “英模片”遇冷?《消失的她》和“挺身而出的他”都被需要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75万人次
- 重庆将复航直飞西雅图客运航线
- 聚焦网上内容建设新力量,当代青年如何更好传承中国文化?
- “引凤还巢” 陕西多举措支持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第七届进博会)国机集团七届进博会签约金额近240亿美元
- 经典阅读进社区 十月少年文学创享会举办
- 腕饰巧搭新国风 年轻人“戴”出新消费
- 顶尖智慧引领未来潮流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中国智慧
- 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 电梯里的“救命按钮”怎么才能在紧急时刻不掉链子?
- 今年丰收节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农业农村部解答
- 台风“杜苏芮”携风带雨北上 长三角部分列车停运、航班取消
- 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全球年经济损失超4230亿美元
- 热门推荐
-
- 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温诗铸和血管学家汪忠镐逝世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石家庄教育科研基地揭牌
- 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启幕 聚焦引领高品质生活
- 李家染坊村:素衣生花 “指尖技艺”引领体验潮
-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2023巡演圆满收官
- 悬疑、人性与梦境:大卫·林奇如何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近现代书画赴湖北展出
- 2023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将在上海举行
- 福建全力以赴防范台风“普拉桑” 部分海域渔船撤离
- 龙行龘龘!来定制一份新年贺帖为亲朋好友送去祝福
- 泰国客商“老带新”组团开拓吉林市场
- 湖南娄底紫鹊界梯田迎秋收 稻谷“香”了田野富了村民
- 用取暖器烤肉、烘衣服?消防提示:危险,快停手!
- 【身边的大国工匠】“教会机器像人一样看懂世界”
- 探访江苏睢宁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理想和地方发展的激情碰撞
- 立足新起点引领新风尚 1331件作品汇聚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 昆仑万维宣布开源2千亿稀疏大模型Skywork-MoE
- 中国最大大豆生产地级市黑河进入收获黄金期
- 山西发文遏制“天价”月饼 推动月饼消费回归传统文化本源
- 探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设计时速达1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