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加强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
中新网德阳12月8日电(单鹏)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技交流会暨猕猴桃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8日在四川德阳举行。来自中国、新西兰、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围绕猕猴桃育种、淹水反应、溃疡病防控等话题开展探讨。
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会上,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志介绍称,今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签署了新一轮《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协议书》,将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联合开展猕猴桃优势基因发掘及功能解析等基础研究;二是联合开展溃疡病等猕猴桃潜在重大病虫害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三是联合开展果园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测试;四是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及打造“一带一路”猕猴桃创新高峰论坛品牌。
“猕猴桃领域的合作是新中两国在科研领域的代表性合作之一。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和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之间的合作也有3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30年里,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成果丰硕。”新西兰驻华大使馆科技创新参赞陈荣恩表示。
早在1993年,四川与新西兰就开启了猕猴桃研究交流。30年来,双方在猕猴桃科研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领域交往频繁、成效显著。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四川与新西兰猕猴桃的产品收获时间和市场体量具有高度互补性,为双方猕猴桃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4年,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立。该联合实验室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在生物育种、产业关键技术、平台团队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该实验室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建成高标准核心实验室2000平方米,在德阳建成田间生产实验室1500平方米、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及杂交育种基地500亩、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000亩。
据了解,猕猴桃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四川猕猴桃产业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量44万吨,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德阳是四川猕猴桃产业重镇,现拥有猕猴桃种质资源500亩,保存种质资源1700余份,其中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量占世界90%以上,拥有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谨防恶意设定居住权 成为对抗执行避风港
- (第七届进博会)一根“金纤维”的进博之旅
- 加拿大野火为何今年如此猛烈?
- 以色列球迷在荷兰遭袭 荷首相:将起诉肇事者
- 甘肃敦煌探设公益性岗位 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 山西运城深挖文旅资源“富矿” “国宝第一市”出圈又出彩
- 湖南桃江“门外汉”28载坚守:让文物“活”起来代代传承
- “会员权益计划赶不上变化”,商家的套路怎么走不完?
- 国家电网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
- 江苏推进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设
- 望京小街逛市集
- 河南一服务区餐厅菜盆中发现老鼠 官方通报:停业整改并立案查处
- 舌尖上的“一带一路”,真香!
- 广东首家自然科学类国家二级博物馆诞生
- 救援队影像日志·2月9日丨中国多支救援队奔赴灾区
- 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精准有力 让更多创新创业梦想在沈阳扬帆起航
- 广州百年花市“重现”“百越第一楼”
- 专家:降压护心肾 综合管理助力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 孩子学校玩闹伤人,法院判定家长担责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秸秆离田 捆草成“金”
- 热门推荐
-
- 前7个月中国服务进口同比增长21.6%
- 读懂夜校走红背后的文化需求
- 陕西省博物馆数量达360家 年均参观人数7200余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三峡船员返乡记:千里峡江变坦途
- 2023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正式启动
- 新疆首个“水光柴储”智能微电网建成投运
- 西藏林芝:民族器乐音乐之夜,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 内蒙古鄂尔多斯警方成功劝返一名“猎狐”在逃人员
- 重庆一小区高空坠落菜刀砸到居民肩膀 警方通报:75岁男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美官员:没有证据表明伊朗直升机事故中存在“谋杀行为”
- 探访基层“党建+”的“高安样本”:小市场温暖大民生
- 西藏林芝市航空救援分队开展直升机索(滑)降实战化训练
- (神州写真)从“清仓”到“共好” 二手市集构建青年社交新场景
- 庆怜:重塑庆怜
- 厄尔尼诺时隔7年“卷土重来” 预计会导致全球气温飙升
- 河南多举措开展雨后农田管理 确保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 服装人的24小时
- “北京大学松阳新乡土影像创作展映”,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 牡丹江口岸迎来首批免签入境韩国旅客
- 多地开展校园周边“扫黄打非”专项检查